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新型人工骨关节替代材料研究获得新进展
2012-03-0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阎兴斌研究员带领的低维材料摩擦学课题组在氧化石墨烯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上获得了新进展。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人工关节软骨(关节臼)材料与金属或陶瓷人工关节头组合成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人工关节。然而,临床实践显示,人造关节有效工作年限为10-15年,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聚乙烯磨屑引起骨骼发炎,发生无菌性松动和假体脱落等问题需要更换新的人造关节,再次更换人工关节的手术费用和失败率比首次更换高很多,导致经济损失和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研究人员为增强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耐磨性能,采用纳米粒子增强复合材料技术,充分利用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高强度、高模量、高硬度和低摩擦系数的突出特点,提高了石墨烯/UHMWP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同时,研究了石墨烯增强体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的组分、结构与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及石墨烯的润滑机理和化学物理变化。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Tribology Letters上。
GO/UHMWPE 复合材料的硬度与磨损率变化
与复合材料对磨后的氧化锆球表面照片,(a): 0 wt%, (b): 0.1%, (c): 0.3 wt%, (d): 0.7wt%, (e): 1wt%, (f): 2wt% 和 (g): 3wt%.箭头所指摩擦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郑州大学陈静波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通过控制初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烧结过程研究链扩散和缠结 2024-04-18
- 郑大申长雨院士/刘春太教授团队与合作者 Nat. Commun.:节能聚乙烯复合透明薄膜 2024-04-14
- 宁波大学王宗宝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保留shish晶体的高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热拉伸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研究 2024-04-01
- 南工大材料学院 CEJ:自主表面工程驱动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实现电/热双导性能的可持续提升 2025-04-01
- 天科大司传领/朱礼玉/王冠华/徐婷 AM 封面文章: 木质纤维素/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及调控策略 2025-03-31
- 郑州大学王建峰/王万杰 Small/Nano Energy:熔融加工一步原位成型分级多孔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温环境辐射制冷 2025-03-30
-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3D打印摩擦器件团队《Small》:体温触发的结构化水凝胶传感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