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学管理从“心”开始
2012-01-30  来源:光明日报
关键词:大学管理
 
近十年来,内地大学发展有量的增长,但未能实现质的提升。从1995至2005年间,我国28所高校与美国大学联盟SCI论文指标比较可以说明,而这段时间大学教育不公平问题加剧。在扩招前,大城市与农村学生生源的比例约为3:1,而扩招后达到了5:1。大学的发展仍在粗放式地扩张规模,尚未走上内涵式自主发展之路;大学的发展仍然依据行政和商业规则运行,学术逻辑依然被边缘化。
 
2010年8月9日,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开马车赶火车”的文章,形象地指出了大学官本位浓厚、人事制度老化、师生关系疏远、教学声望下降、泡沫学术抬头、计划经济严重、人文精神模糊和改革步伐缓慢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个是在精神层面上丢心失魂,另一个是在制度层面上杂乱无章。总之,大学的发展亟须弘扬大学精神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要遵从大学的逻辑来办大学、管理大学。
 
“士志于道”:中国大学精神的千年根基
 
“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万变中的不变;自主与他主,是中国大学精神兴衰、显隐的主要根源;明道、变道、弘道,是中国大学精神发展的走向。
 
在中国历代大学中,“士”是个关键概念。“士志于道”即“士”追求“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多样性的“士”,通过“士各有志”的多样性的“志”共同指向外在一致而内在多样性的“道”。这便是我国古代大学精神的基本原理,它对现实大学的发展启示太深刻了。
 
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学校的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的大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但深入研究会发现,各个大学精神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都与当时所处时代的救亡图存密切相关,带有“明道救世”的特征,具有对世事批判和审视的视角、尊道抑势的心态。
 
中国大学的源头在春秋战国时期。“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精神的起源,也是中国大学精神的起源。《大学》开篇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大学精神自身发展的道路也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万变中的不变;自主与他主,是中国大学精神兴衰、显隐的主要根源;明道、变道、弘道(以行为承载道),是中国大学精神发展的走向。
 
简言之,“士”是中国大学精神千年主体,“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根基,“做人”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合一”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结构特征。中国大学精神即是“士志于道”的精神,或者说是“士”的精神,是“德治”的精神,是“做人”的精神,是“和合”的精神。
 
近代中国大学中西融合,主要具有学人自主、民主科学为核心和全面深刻等三大特征。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大学逐渐吸收西方的精神,但这个过程是自主的。而在1950年之后,大学的调整、改革经常受到外在的影响,是不自主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学的发展是全面与国际主流融合的,现在的情况仍然不能达到当时的融合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