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校生源危机说到底是质量危机
2012-01-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源真的变少了吗
 
适龄人口减少与高校扩招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是否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出现数量上的拐点,即高校太多,适龄孩子太少?
 
单强认为,从绝对数量上看,中国的高校不算多,生源不算少。他说,美国目前有4000多所高校,平均7万人就拥有一所高校,但中国只有2000多所高校,平均43万人才拥有一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僧多粥少是误解。数据显示,从高校入学率上看,美国为82%,英国为63%,但我国在2010年仅为26.5%。“还有另外一个指标,就是每10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我们国家这个比例大概是7%,而很多发达国家超过20%,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单强说:“从根本原因上看,是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无法满足期待,一些层次相对较低的高校没有建立起品牌和声誉。”
 
这种反差导致中国的家庭和孩子开始“用脚投票”,2009年,教育部在公布当年高考报名人数时,顺带发布了应届高中毕业生有84万人弃考的消息,这占到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近1/10。
 
这84万人中,除了一部分学生因为成绩太差、家庭贫困自动放弃外,还有一部分因自觉考不上好大学而放弃,另有一部分学生则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或去港澳地区上学。数据显示,84万名弃考高中生中,有21.1%的学生选择了留学。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选择留学的人数有望达到35万人。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留学生和海外本科生生源地,2011年,美国在华录取的本科生数量超过排在第二和第三的韩国与印度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留学的并非差生,大部分都是优质生源。如2011年,北京4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香港高校,2011年香港大学录取的17名状元中,包括11名省级状元和6名市级状元。另有数据显示,2011年,内地赴香港参加SAT考试的学生达6000多人次。
 
近年来,就业难增加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也使得“上大学无用论”甚嚣尘上。中国青年报报道《读书改变了什么》就记录了一个案例:一个陕西农民为了儿子上大学备尝艰辛,付出巨大,当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却吃惊地发现,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
 
熊丙奇也表示,如果大学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来保证培养质量,那么,文凭的价值就会降低,社会不会认可。既然这样,出于理性考虑,他们当然不愿意去上差的院校。
 
倒逼高校改革
 
突如其来的生源危机,也引发了高等教育界的忧虑与思考。
 
熊丙奇认为,生源危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反而是个机会,可以借此推进高考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比如加大办学自主权,根据需要设置学科和专业,同时实行学分互认等制度。
 
单强则表示,面对生源危机,高职院校应从自身找原因,当前的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与现时代经济发展、社会需求脱节,培养不出专门领域的高级技能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大打折扣。
 
单强以他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近几年招生不错,但我们不能等到生源继续锐减才做改变,所以最近三四年做了很多改革,比如教学全部实行项目制,软硬件配置上也做了改善。同时,我们也在与招生对象学校建立伙伴关系,把我们学院好的理念和项目传播到这些院校去,增加我们学院的吸引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毅颖也证实,北京的几所高职示范校在自主招生时还是挺受欢迎的,一些示范专业的录取分数也很高。“这些院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合作办学,将供求结合起来,再加上北京的投资力度也很大,即使面对生源危机,他们也还是不太愁的。”
 
然而,单强也看到,面对生源危机,一些民办职业院校不是在着力于改变质量,提升品牌,而是从营销角度考虑,不断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和降低学费,“广告支出增多,学费降低,只有一个后果,就是在办学质量上的投入越来越少,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结果是这些院校越来越不受欢迎。”
 
熊丙奇多次谈到“高校破产”,他认为“破产”已然出现,比如一些实行非学历教育的机构已经出现倒闭的现象,有些学校也已经被其他学校接管,名存实亡。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