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最喜欢学生们叫我老师”――记2011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
2011-12-0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东华大学 朱美芳

以生为本,躬耕讲堂

    朱美芳老师热爱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无论行政或科研任务多么繁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二十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化纤专业英语、化纤工艺概论、高聚物成型原理、纳米材料、科技预见讲座和新材料导论等7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她讲课从不死板教条,而是坚持常讲常新,积极推广与实施研究型本科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索,激发他们的求真精神和创造意识,培养科研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她为第一完成人的教学成果“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获得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朱美芳老师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灿烂的笑容出现在讲台上,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被感染。她注重教学法研究,创新授课内容和方式,针对主讲课程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授课对象,又会以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如讲授专业基础课时,要求学生们要抓住听课重点,理解课堂难点;在讲述专业抽象理论的同时,列举实际应用的丰富实例作为有力的补充,使得学生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将理论结合于实践中。在课后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并且结合实际应用的作业,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只有在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总结之后才能写出相对完整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更能拓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讲授《纳米材料》、《新材料导论》等集中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生课程时,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把学生分成5-7人一组,再选出团队领导人,每月写一份报告,并以小组模拟课题申请和答辩来考核。将课堂教学、学生Seminar、小组形式团队合作和科研项目模拟申请等学习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同时,“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也是朱美芳老师一贯提倡的做法。她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信息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便于学生掌握最新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并邀请国内外本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讲授最新研究进展,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主讲的《纳米材料》课成为“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课程。

因材施教,培育人才

    朱美芳老师认为,大学的育人、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四大功能都绝对不能脱离学生。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她经常教育学生:“做科研要有坚固的基础、宽广的视野以及创新的精神,要勇于超越自我,超越导师。”并努力使所指导的学生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受人欢迎的人、能感染他人的人,带领大家一起进步并发挥作用为国服务的人。她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张扬个性,对从事的研究有浓厚兴趣,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兴趣,她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把科学的奇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根本动力,学生不知不觉中逐步体会到研究的乐趣。所有新入学研究生,一进校门,就要到课题组报到,了解熟悉课题组情况,并开始课题前期工作。一段时间后要自己理出思路,进行独立研究,要有自己的见解。从项目开题到结题,完成整个过程的训练。除了正常上课外,几乎一切课余时间都要在实验室度过。正是这种严格要求和给予实战训练的机会,才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而在培养过程中,她总是既严格要求,又耐心细致、诲人不倦,不但以广博、宽厚的理论知识教授学生,更以崇高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她还倡导学生读原著,几个人组成一个读书会,让学生分别做陈述,先由博士生带头做,后来硕士生、本科生都不甘落后,主动要求做陈述,月报告和读书体会相结合,同学们都十分喜欢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她还尽力为学生创造机会锻炼,鼓励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争取发言机会,安排外国教授和学生交谈。在科研项目中积极鼓励学生提建议、发明创造、大胆创新,培养的学生无论是科研创新还是为人处事能力都非常强,大多以优良成绩和优秀的综合能力走上工作岗位。
    “我有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多重责任,但最喜欢学生们叫我老师。”朱美芳这样说。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她爱岗敬业,孜孜以求,把她的信念、知识和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她充满活力,不知疲倦,用她的精神和人格感染着身边的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