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提出“科学外交”概念:中国准备好了吗
2011-12-01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科学外交
“科学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手段,比起其他文化领域,科学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余永贤看来,“科学外交”与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乒乓外交”有异曲同工之妙。
科学外交与科学合作相似而不尽相同,把科学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其着点眼不在其短期功利目的,而在于长远影响力,在于未来在世界舞台占据更多份额。
“作为一种文化,科学更少一些地域、宗教、习俗的限制因素,更适合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沟通、交流与分享。”余永贤说。
基础科学支持仍乏力
在我国,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把科学作为一种外交方式,“已经是时候了”;但从科学本身的发展水平看,特别是从基础科学的发展水平看,似乎仍存缺憾。
在余永贤看来,实现科学外交的前提是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要有领先的科学成果拿来交流与分享。
余永贤对比了世界各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水平,一系列数字引人深思。从2009年基础科学投入经费占R&D(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比例看,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普遍超过20%,最高的瑞士高达25%。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投入比例较低的美国和日本,也分别占到了17%与1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只有4.7%。
基础研究投入水平低,在我国是一个探讨了多年的老话题,却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投入比例多年来一直在5%左右的低谷中徘徊。“走了20年的道路,已有的车辙越来越深,也越来越难以走出。”这也是很多内地学者的共识。
因此,余永贤认为,在这个旧辙面前,如果能从国家层面提出“科学外交”的策略,其作用相当于一剂“强心针”。以科学外交为新的立足点,带动基础科学;以基础科学的长远发展支持科学外交,最终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这将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事实上,“科学外交”对我国大多数学者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字眼。余永贤演讲当天,大多数学者对“科学外交”的观念给予了热情响应。然而,一些更了解国内情形的学者也悲观地表示,目前看不到从20年的旧辙中走出去的希望——基础科学的力量不足,似乎难以支撑科学外交的设想。
不过,一位曾担任副部级科技官员的学者在评价余永贤的观点时表示,或许正因为余永贤是旁观者,没有身处问题的核心,没有被困难局限住,他的看法反倒有可能为解决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立足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