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开选拔副校长的十年轮回
2011-10-2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特聘研究员包万平指出,公开招聘一是把教师、学生等放在了主人翁的地位,他们对新的校领导的产生有了话语权,这样就会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选出来的校长更加符合某个大学的发展实际,容易做到人校匹配,对新校长融于学校发展、制定学校发展政策等有较多好处;三是校内外的民主意识增强,学校发展思维更加开放,对学校朝着民主化法制化发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好处。“公开招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多赢的过程。”
包万平还解析了高校公开招聘副校(院)长的几个原因:一是适应民主社会进程,推动大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需要;二是试图化解大学行政化之困,向还原大学学术本质、回归教育规律努力;三是走群众路线,拓宽选择大学校级领导的视野,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为大学发展服务;四是为公开招聘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等重要干部探路,以适应人事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根本之计仍在“去行政化”
不过,包万平觉得,这几年国内高校公开招聘副校(院)长的标准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目前,各高校设定的任职资格中往往要求博士学位、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以及一定的年龄限制,有的高校还提出只有院士才有报名资格。在包万平看来,把学术能力与能否胜任校长职务画等号是一个误区。
“这些看似‘苛刻’的条件,其实只是用来区分差与一般的条件,是区别能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的一个基础条件。而要选择真正优秀的校长,则需要考虑胜任力,才能够区别一般与优秀。”包万平认为,我国大学校长的选聘,有必要从学术考察转移到胜任力考察上来,重点考察对大学的综合经营能力、战略眼光、改革创新能力等等。
“情绪智力”是包万平想到的另一个重要考核标准。“情绪智力的高低是校长领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华北电力大学在此次公开招聘中,让参选人公开演讲自己的治校设想、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思路等。“这是一个好现象,期待未来有更大突破。”包万平说。
熊丙奇则悲观得多,他认为公选副校长并没有解决现在大学效率管理和行政上的问题,而且很有可能导致新的问题。
“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副校长的人选实际上应由校长提名,其实就是校长负责制。而校长要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负责,学校的行政人员就应该和他一起作为一个团队来对学校负责,这就相当于国外的组阁制。如果副校长由公选产生,就出现一个问题:有可能校长是作为遴选委员会的一个成员,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票的权利。一旦校长对个别人选不满意,但是由于组织部门或者其他人投票选举了这个人选,校长没有办法反对;这样,新的副校长不对校长负责,而是对上面的行政部门负责。这就造成了一个困境:整个校内领导班子不团结。”熊丙奇解释说。
“高校‘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的待遇,学校领导不再是官员,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领导都通过公开遴选产生。”这是熊丙奇心目中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理想状态。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公选大学校长拟扩大试点范围 公开选拔严格竞聘 2012-11-08
- 今年50高校党委换届 两所大学试点公开选拔校长 2012-02-27
- 《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解读:试点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 2012-02-07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原所长崔平任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 2017-06-12
- 吉林大学副校长涉嫌受贿 今年已有18位高校领导“落马” 2014-08-21
- 浙江大学一副校长被指学位造假 2014-04-03
-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CS Nano:高保水凝胶电解质助力锌空电池长寿命循环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