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江浙技术转移与转化纪略(下)
2011-09-16  来源:科学时报
 
如何才是最对的方程式?
 
2009年4月,应化所成立所地合作处,主持该处工作的副处长邓鹏飏走马上任。邓鹏飏和周光远等所领导一起,进一步思考掣肘应化所技术转移转化的相关因素。
 
“我们分析认为:第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链上,接近末端链上的开发环节很薄弱,过去中科院的研究所总是试图在开发环节的一个点上进行突破,但往往在‘点’上的这一突破,还不足以带动‘面’和‘线’上的突破。怎么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第二,技术转移转化需要一个载体或者平台,它不但需要基础应用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工程技术的人才。需要制度创新,让各种人才都能在这个载体或平台上和谐共处,这个载体或平台是以产业链的高端为目标。第三,这个载体或者平台要长治久安,不能让科研人员开发出成果之后,总是整天背着个大展筒或电脑包,汗流浃背地满世界乱跑。”邓鹏飏对本报记者说。
 
回首历史经验教训,当年的“长春热缩”几经沉浮,但公司从应化所剥离出去之后,应化所本部的辐射化学也人走题散,没有了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使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日渐萎缩。应化所在彻底进行公司人员剥离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来有着相当优势的辐射化学这个学科。
 
“其实最优化的选择应该是各安其事,公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应化所不要进行太多干预。公司若是非要做‘冷缩’,和‘热缩’不太一致怎么就不可以?”邓鹏飏说,就具体的学科而言,它对企业的支撑不应该只是一时的作用,企业要借助学科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它成长壮大了就要反哺科研。科研人员得到足够的经费,就能真正沉下心来做科研,重新钻进“象牙塔”。
 
“目前在我国,拥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那些高端人才,要么是从研究所转出去之后,转到产业圈里可能就再也回不来,要么永远都是孤芳自赏,封闭在自己的科研学术圈里。在这两个圈没有交汇点和共同点。”邓鹏飏诠释说,“我们现在的意图,是让他们既能走得出去还要能转得回来。但究竟走到哪一步、走到多远就转回来,才是最好的时间和路径?如何才是最对的方程式?我们目前也没把握,这正是我们要探索的。”
 
邓鹏飏推心置腹:“构建产业化有机衔接的链条,我们做管理的人要多费心思。那些与地方合作成立的企业,其运行和管理过程的琐碎事务,尽量不要让科研人员烦心,要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科研——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对他们可能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只有科研本身才是他们轻车熟路的驰骋天地。如果科研人员舍本求末,过多涉猎自己不熟悉的经营管理层面,他就极容易犯低级错误。而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由我们替他担当——我们是他的娘家人。”
 
前不久,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接受记者访谈,从创新一批产业到创新国家体系阐述了他的观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法更加注重其经济意义,其目的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际拉动力,衡量的标准是产业经济规模的大小和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以及对本国GDP的拉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将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内涵更加丰富完整。
 
看来,我国要形成一些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应用化学国家队就不能坐而等闲,必须不断积极探索,在蓄势待发中“储能”,应该并且可以“储能”!
[上一页]  [1]  [2]  [3]  [4]  [5]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