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促高校科技发展 为经济建设服务
2011-06-2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四、搭建科研网络平台 促进科研信息沟通渠道
 
记者:我们了解到,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公益性科技论文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从2003年创办至今已经8年;同样,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心主办、面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从2005年开通至今已有6年;另外,中心还在积极筹办《中国科技论文》专业版。请您简要介绍这几大网络学术平台在优化科研软环境、打造学术生态新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在当今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您如何看待公共传媒在促进教育发展,特别是高校科技工作中的使命。
 
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开发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另外,我们正在做“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和“中国科技论文专业版”。这几个平台都经过教育部批准。几年前,我们准备做“中国大学学报专业版”,目前改成做“中国科技论文专业版”,主要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平台相区别。
    开发这几个平台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理解科研的全过程,有了科研经费以后,科研人员需要什么?第一,论文是一个重要方面,科研人员要读别人的论文,自己需要写论文,发表论文,因此我们开发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第二,科研人员要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互相启发,因此我们开发了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第三,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开发了中国技术供需在线,目的就是想为教授跟企业家之间建立纽带、搭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介绍教授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特长,发布企业的需求,让教授与企业真正联合起来。这三个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关注科研的三个重要环节,给广大教授、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提供方便的信息沟通渠道。
    第一个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我们当初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它这么重要,当时就想解决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问题。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比如某位教授有一篇很好的论文,投到某学报,学报聘请一位同行专家进行评审,但是这个专家有私心,他的研究与该教授的进展差不多,他就以各种理由拖延教授论文的发表,目的是他自己抢先去发表。第二种情况,可能再严重一点,该评审专家本来应该早点让论文评审通过,但他故意拖延时间,他可能修改了实验参数,让学生去做相关研究,或者改头换面去申请基金。这是在传统论文发表过程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第三种情况,目前我们高校以SCI为导向,要求教授把论文拿到国际上去发表,外国人也同样存在不正之风,前面两个问题同样存在。还有一个问题,外国人可能欺负中国人英文不好,他修改了一下我们教授论文的英文,然后拿去发表。第四种情况,有些国内的评审人同样也把本来应该发表的论文借故卡住,把别人论文的成果翻译成英文到国际上去发表。这些都是在传统的论文发表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风险,当时我们开发这个平台主要就是想解决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谁有新思想、新成果,我们第一时间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公布、免费发表、免费查阅,以国家的名义给他一个证明,当作佐证。我们不要版权,作者可以再去投稿,这样就能够规避传统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国家出钱做这样一件事情,能够保障学者思想和理论的原创性知识产权。同时,这个平台还有很多边际效应,第一,网络发表速度非常快,传统论文发表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个平台上只要论文投过来就可以发表。新的科技成果提前一年交流,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价值无可估量。第二,传统发表模式是先评审后发表,我们提出要先发表后评审,改变传统的论文发表模式。这样一方面论文发表速度快,保护作者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后评审能够给同行一个学术水平的参考值,解决了学术价值的问题。
    另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有很多很好的栏目。第一,学者专栏,国家出钱给每一个优秀的学者建一个专栏,学者挑出最重要的论文放在专栏上,让青年教师能够查到真正优秀的论文,节省科研工作者的时间,解决论文过多过滥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栏目。第二,科技期刊栏目。科技期刊栏目主要是解决大学学报过于综合的问题。现在的大学学报基本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起不到学术交流的目的。比如,某个学者订了一本学报,如果上面只有两篇论文与自己的研究相关,那么他不可能长久订阅下去。要想真正起到学术交流的作用,学术论文必须按专业来出版,而不是以综合刊物的形式来出版。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给大学的学报做了一个专栏,保持宣传学校的学报,但是学报要保证让网站按专业编排学报的论文。比如,原来的清华大学学报,每月可能有两篇数学专业的论文,两篇物理专业的论文,两篇化学专业的论文。复旦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的情况也类似。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把当月的学报论文按专业编排在一起,比如把当月数学专业的论文编排在一起,把当月建筑专业的论文编排在一起,把当月土木专业的论文编排在一起,把当月材料专业的论文编排在一起,这样方便学者按专业来进行查找,有利于学术交流和沟通,提高论文的引用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