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外校长热议: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2011-04-2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外校长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缺少对科研、教学的卓越追求
 
多位中国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围仍不够,许多人安于现状,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此外,同行之间的纯学术交流和批评不多,缺乏在争议中不断精进的文化环境。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认为,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各方面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要勇于“与高手过招”,要拥有培养“社会领导者”的雄心和目标。
 
美国芝加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摇篮,自创校以来从这里走出了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
 
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告诉记者,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学术论战是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成果都必须要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诺贝尔奖得主跟本科生一样,发表任何学术成果也要被质疑、被挑战。
 
建于1167年的英国牛津大学已培养出以数十位英国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表示,牛津同样崇尚学术论战,营造并维持“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是学校办学精神的灵魂。
 
汉密尔顿认为,以清华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要致力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大学要在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文理兼顾等各方面向卓越的标准看齐,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缺少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视野是与会大学校长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是他们心目中对世界一流大学普遍的认定标准之一。许多国内大学校长提到,我国大学在跟踪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和最新思想潮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教学制度和经验,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价值观要走出教室和实验室,去影响政策的制定、增加社会财富、让知识传播得更加广泛。在21世纪,只有全球化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有效地实现大学创造新知、教育人才、影响国际的三大职能。”汉密尔顿说,“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国际公民,使学生成为国际事务的领导者;要培养能够领导21世纪潮流的人才,一个没有全球化视野的人不可能成为引领时代的人才。”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