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一轮学科调整悄然进行 能否为培养创新人才多腾点空间
2011-03-2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需配套措施跟进
 
“在中国,许多事情都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担心,完全交由高校自主设置专业,有可能出现部分高校设置或更改专业太随意的现象,或者可能出现有点怪异的专业名称。因此,他建议施行一定的配套或约束措施,例如,规定需报主管部门备案等。
 
不过,包万平并不担心完全放开就会“乱”。“其实这纯粹是杞人忧天,没有哪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会因高校享有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而出乱子,在这个问题上管得越多、要求越严,出的问题越多。”包万平说,“专业设置有本身的学术逻辑,有严格的学术要求,并不是高校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有关部门也不用天天惦记着如何修改专业目录,只要把备案工作做好,并把备案的各高校专业设置情况适时对外公布就行。”
 
专家们大都认为,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后,在交叉学科、新兴领域等方面增多是有可能的,但并不会导致专业数量井喷式上涨,因为我国高校在传统专业设置上基本趋于稳定,专业设置种类、数量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
 
包万平还特别提到,高校自主设置专业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跟进,否则改革很难成功。
 
他建议:从宏观方面来讲,不管是学科发展还是专业设置都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要从体制上尽量减少行政干预、保障办学自主权;在人才评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时,要考虑到自主设置专业的特殊性。从微观方面来讲,首先要打破科层式学科组织,打破专业壁垒,建立以实验室、研究所为依托,以项目、问题为载体的开放式组织结构;改革校内人事制度,弱化对师资队伍的固定管理,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一套严格的校内学术评审机制,对自主设置新专业进行认真的论证和评议。另外,还要注意完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规划、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梯队等。
 
顾海良则认为,新的学科目录出台后,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需要尽快跟进。“学科调整与建设的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培养方案是基础,课程设置是核心。新的学科目录出台,紧接着就是要培养教师,教师根据新的学科设置来设计新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需要有新的课程设置。”
 
“学科调整会影响今后好几年,急不得,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一方面要考虑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本科与研究生的可衔接性。”顾海良说。
 
包万平也表示,我国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差异很大,问题也很多。两者有一些共同的毛病,如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注重市场需求等,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总的来说,我国研究生的专业设置过窄,知识内容单一,不利于研究生就业,而本科生专业设置则过泛,学生学的知识过杂、过多,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如果两者互相中和一下的话,应该会好一些。”因此,包万平建议,本科按照一级学科招生;研究生按照二级学科招生就行,或者换一种思路,研究生按照项目制、问题制为中心招生培养也许更好一些。
 
链接:
 
学科目录是国家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面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适用于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
 
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称为“专业”)三级。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二级学科是学位授予单位实施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学科门类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其设置应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兼顾教育统计分类的惯例。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原则上按学科属性进行设置。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
[上一页]  [1]  [2]  [3]  [4]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