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次中美双边分析化学研讨会在美国普渡大学胜利召开
2010-12-1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的大力支持下,中美双边分析化学研讨会(US-China Analytical Chemistry Workshop)于2010年10月6-10日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举行,美方由普渡大学G. Cooks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和欧阳证 教授组织,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析化学学科负责人K. Cook教授以及Anal. Chem.主编R. Murray教授和4位副主编等34人参加了会议。中方本来计划28人与会,但因美国驻华使馆没有及时发放签证等原因,只有15人到会。此外,C&E News 、美国化学会(ACS)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研讨会把双方人员分成4个小组,围绕下面4个问题进行了两轮深入的讨论:

    1.分析化学文献与出版物(负责人:Paul Bohn、Jon Sweedler、陈义)

    主要讨论:(1)总的论文投稿数量和发表数量都在增加,我们如何保持论文的质量和各分析化学杂志的作用与影响?(2)过去10年,论文投稿和出版数量在地域分布上有明显变化,杂志的审稿程序是否与此相适应?(3)中国分析化学出版研究论文正在增加,就数量而言其每年在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的论文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位,是否应该考虑增加国际杂志中中国编委的代表性?如是,效果(或影响)如何?

    2.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负责人: Royce Murray、Gavin Reid、黄岩谊)

    主要讨论:(1)我们如何提高分析化学俄的基础研究水平?(2)中美之间的合作已经做了什么,还能做什么?(3)分析化学新的前沿方向是什么,我们如何合作进行研究?(4)我们如何提高好分析化学的地位?(5)如何获取双方交流合作的潜在高水平学者的信息?

    3.仪器设备及其管理(负责人:Kelsey Cook、 Vicki Wysocki, 刘虎威)

    主要讨论:(1)分析化学的仪器有何新的原创性发展趋势?(2)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中美合作研究有哪些形式,如何申请?双方自然科学基金委各有什么长处?(3)双方在生命科学领域如何合作?如何交流相关信息?

    4.分析化学教育与研究生培养(负责人: Sandy Asher、Isaiah Warner,张新荣)

    主要讨论:(1)美国在分析化学的本科教育方面有何强项和弱项?(2)中国如何从美国的本科生教育经验中获益?(3)双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各有什么强项和弱项?(4)是否希望建立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支持这种机制?

    会后,大家参观了普渡大学的分析化学以及生物医药工程方面的实验室。

此次会议,中美双方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直接和坦率的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美双边的交流意义重大,双方均受益匪浅。美方认为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速度很快, 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会后,美国化学会网站(WWW.CEN-ONLINE.ORG 52 NOVEMBER 8, 2010)以标题为“BUILDING BRIDGES---Leading Chinese and U.S.. Analytical Chemists gather for community building”进行了正面报道,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