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技体制须“二次改革”
2010-11-0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科技体制 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使我国科学技术得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快速发展机会。但现在,我们不能不认真面对现行科技体制日益凸显的种种弊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科技体制的“二次改革”。科技体制“二次改革”并非对此前改革的否定,而是为实现更高目标进行的一次体制的内部变革过程。
 
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的目标是建构科技系统的整合与优化机制。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一次以建立科技-经济内在联系为目标的改革。它所面对的问题是,原有体制中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弊端。与之不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现行体制内的系统失效。
 
20年来的改革使我国科技组织呈现多元化——不仅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R&D、科技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而且这些组织较之过去更加具有独立性。这是科技组织不断分化的结果,由此改变着科技体制的结构。近年来,科技管理越来越多地采取计划体制的方式,但这种“回归”却导致了体制内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同时导致各部门及其机构为争夺政策利益而愈演愈烈的竞争局面。所以,二次改革应当是一次解决体制内系统失效的变革过程,是一次以建构科技系统内整合与优化机制为主要目标的改革。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我们知道,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开始的,其主要内容是引入竞争机制。但是,科技界现在所关注的也恰恰是资源分配问题,主要是资源分配中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例如,目前的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导致的科技人员跟着项目跑、围着经费转的局面,显然是与创新的要求相悖的。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还在于,它是可以改变或重构某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一点对于重构系统秩序的改革目标是很重要的。所以,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重点在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
 
改革的着力点是科技管理。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方式不支持创新或不适用于创新活动。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现了这样一种管理方式:一是通过表达国家意志或国家目标的大规模的中长期规划,或计划、专项等,有计划地分配资源和使用资源;二是运用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方式,强化对科技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它所表现出的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很难对它以按部就班的计划推动方式而获得。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缺陷。一般讲,科技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绩效管理;二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但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并且政府管理的强势并非表现在绩效管理方面,而是替代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方面。这是一种政府管理上的“错位”现象。
 
因此,改革科技管理的重点应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前者的重点在于:探索适用于创新活动的管理方式;后者的重点在于:政府管理向绩效管理的“正位”和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的“回位”。(作者李真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