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探寻变革发展之路
2010-09-1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科技期刊 论坛
    9月7~8日,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为本次论坛的主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论坛由中国科协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协承办。国内外4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的主题,针对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政策需求与发展方向,出版业数字化进程与科技期刊运营,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建设、评价体系与品牌打造,以及中外科技期刊业比较:中外差异与中国特色等5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科技期刊数字化成关注焦点

  本次论坛特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与科技期刊运营”专题论坛,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业成为不少与会专家关注的话题。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指出,目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传统出版产业的运用与发展,带来了出版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革命性的变化,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为出版业的发展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改变了科技期刊的生态环境。传播手段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等新的出版形态正在占领国际科技期刊的主流地位。科技期刊不仅要在出版理念、出版模式、传播方式、营销手段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还要加强科技期刊数字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对学术出版资源的整合,加强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科技期刊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新技术,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利用内容制作的优势,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刊物的表现形式、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及延伸期刊的价值上,进行大胆尝试,做引领期刊数字化的表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

  全球著名科技期刊《自然》杂志的主编菲利普斯•坎贝尔在《高影响力杂志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中,对期刊数字化进行阐述。他认为,杂志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过程,对目前所有的杂志而言都是挑战之一。他表示,与传统出版物相比,数字出版是多维的,内容可以被计算机处理,同时,其资料可以来自于各种杂志、实验室、公共数据库、研究所数据等等。“数字出版物在成本上是可持续性的,”坎贝尔最后表示。

  科技期刊集群化经营为未来发展之路

  谈及中国科技期刊目前的现状,冯长根表示,我国的科技期刊主要由科技社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办,管理体制错综复杂,“发育”程度不高,绝大部分期刊的日常管理和出版单位仍采用着相对落后的机制。一些期刊的出版规模普遍较小,发行量少,经营能力较低,难以同那些有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性出版公司开展竞争。

  目前,国际出版集团在中国“抢滩登陆”,对中国优质出版资源展开了激烈竞争,冯长根指出,“集团化发展才是我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出路。”

  据了解,科技期刊集群化经营已成为国际上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形态,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如爱思唯尔、斯普林格、威利等都拥有数百乃至数千种优秀科技期刊,以全球最优秀的论文、最好的出版平台、最新的服务理念和强势品牌赢得了全球的学术市场。

  加强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

  部分学者提出,在与国际科技期刊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科技期刊处于明显弱势。很多中国学者将论文投向国外的期刊,在国外优秀的质量机制下成为质量高的学术论文,而投向国内科技期刊的稿件在水平低下的质量机制下使得总体质量不高。

  冯长根认为,期刊与论文中学术评价的缺失,是我国国内期刊与国外期刊的重大区别。在中国国内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很难碰上对自己同行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进行评价的内容。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完全不要一个作者对另一个作者的评论,过分强调量化指标,使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实际上被掏空了。

  “当前,迫切需要对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在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加强科技期刊的学术评价作用。”冯长根说。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自然》(Nature)杂志主编Philips Campbell,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Wiley-Blackwell出版公司亚太区出版总监Mark Robertson,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科技信息部部长Ohkura Katsumi,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Molecular Plant主编陈晓亚,爱思唯尔(Elsevier)期刊出版高级副总裁Philippe M.A.B Terheggen,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执行社长王明亮,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林,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蕾等领导和专家围绕“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做了大会报告。

  为加强国内外科技期刊间的交流,贯彻落实中国科技期刊“请进来、走出去、促合作”的发展战略,本次论坛同期还专门设立“2010上海国际科技期刊高峰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会展信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