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峰:对改革课题申请办法的建议
2010-08-06 来源:科学时报
二、对策建议
其一,建立先评课题申请材料、再评申请者资格的课题申请评审制度。现行的课题申请书既包含申请材料,又包含申请者代表作材料,难免出现干扰,比如申请材料本身水平较佳,但是申请者资历、学历、职务、工作单位知名度等欠佳,申请没有通过。反之亦然。
建议首先进行申请材料的评审。假设根据全部经费额度、资助强度、申报人数等参数,确定当年课题资助比例确定为20%——当然,需要分学科、分专业领域确定具体比例,如果一名申请者的申请材料进入前20%,在此基础上,再由专家评审其代表作(典型如不超过5篇的自选论文、课题结题报告等),判断其是否具备承担课题研究的能力。
所有材料均隐去申请者姓名、年龄、职称与学位等信息,避免一些先入为主的误判。所有材料进行篇幅限制,迫使申请者突出实质性内容,有利于加快评审速度。实际上,2009年开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将28页申请篇幅压缩为12页。
这一制度设计有助于消除排资论辈现象,尽量突出课题申报材料、申报者学术水平在课题申请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二,建立优秀研究者直通车制度。对于已经被证明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比如最近三年国内外发表论文被他引情况,特别是国外权威期刊他引情况位于全国或者某省前列的专业人员、获得国内外代表性学术奖项的人员,给予其一笔经费和一定年限,允许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法进行自由探索,而无需进行项目申报。项目如果失败,则对经费使用进行审计,不当使用经费者退返经费,并取消若干年课题申请资格。
直通车制度有利于抑制国内课题申报中相当程度上存在的人情关系、山头主义、小圈子利益交换等现象对课题立项与评审的干扰,有效抑制同行评审存在的知识产权纠纷、创意剽窃等不足,为非主流、非共识创新提供了宝贵机会。
其三,有条件地适当弱化研究队伍评审。有创意的研究设想往往由年轻人提出,但是年轻人普遍缺乏组织研究队伍的社会资本与人际关系网络。因此,过度强调研究队伍的组成,对于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新人非常不利,是造成课题资助中普遍存在马太效应、出现“科研包工头”现象的原因之一。
简言之,申请人是课题研究成败关键,对于经费在10万元以下的小型课题,过度关注研究队伍必要性不大,建议只评审申请人情况。
如此规定是否会影响课题研究质量?回答是否定的。课题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加强中期评估、结题评估。评估不合格者,明确3年不得申请课题,并要求退回已拨经费的80%部分。这两条规定足以迫使申请者自我评估能否胜任课题研究。
当然,为保证研究者精力不过度分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行1个人不得参与多出两个课题的超项限制仍然是必要的。
其四,四个取消。
取消“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改为“主要假设说明”。任何研究都是在一定假设与前提下进行的,假设是否成立是决定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此外,在研究结束之前提出的任何观点,都是有待研究证实或者证伪的假设,自然也不能事先就将其称为创新。因此,申请书应该突出课题主要假设及其研究策略的说明。
取消学术成果具体名称、具体进度计划要求,只填写成果类型与大致质量等级预期,比如专利应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推广、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被引用次数或者发表期刊档次、具体产品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指标等。
取消推荐者要求。根据笔者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情况,相当多课题推荐者项目都和我国现行的博士生考试报名材料要求的专家推荐一样,普遍是申请者自己写好推荐意见,推荐者签字而已,几乎都是走过场。此外,推荐者身份(比如某院士、某重量级领导等)可能对评审专家产生干扰。
取消重复申报。一名申报者如果连续2年申请不成功,中止其1年申请资格,迫使其提高申请书质量,也有利于管理机构有效甄选课题申请书,控制评审成本。
(作者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副研究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2011-08-25
-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2011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2011-04-12
- 863计划大规模煤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及工艺集成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2010-10-29
- 科技部:将改革院士制度,推动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导向 2020-10-22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2020-09-22
- 破“五唯”,不得把SCI、出国经历等作为限制性条件!不得填写人才帽子 | 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意见稿发布 2020-07-27
- 王凌峰:破解学术期刊版面费盈利化怪圈 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