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教当学竺可桢
2010-07-07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高教 竺可桢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上海华东师大校务委员会原主任施平(施尔宜)读了《竺可桢教育思想与办学经验》后深表赞成:竺先生的许多好思想、好经验,有一个创造性的体系,比之牛津、剑桥有其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中国式。因为它一是与国难深重的国家民族的需要相结合;二是批判地继承了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总结竺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中国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大有裨益。
 
施平特别表示:“我建议你们在中国式方面有所发掘,这样对我们总结经验会有更多启发。”
 
《竺可桢教育思想与办学经验》同样在很多老校友中得到热烈反响。浙江省原主管科教文卫工作的副省长刘亦夫特别对缪进鸿表示:“很多老校友看了都不禁落泪,说明竺可桢先生的办学是成功的。”
 
竺可桢怎样当校长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浙大被迫在两年之内四易校址,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但队伍始终不散,办学没有中辍,而且各方面都蒸蒸日上,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提高。从一所后起的地区性大学迅速上升到在全国名列前茅,被当时在中国访问的西方科学家誉为“东方剑桥”。
 
在竺可桢任校长期间,浙大共培养了3000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955年和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近30名,高等院校校(院)长数十名,研究所正、副所长数十名,还有很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如张荫麟、谭其骧、陈建功、苏步青、王淦昌、王葆仁、贝时璋、罗宗洛、谈家桢等。
 
竺可桢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主要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工作,应“不求地位之高,不谋报酬之厚,不惮地区的辽远和困苦”,以自己的学问和技术为国家民族作最大的贡献。
 
竺可桢办学重分析批判、研究精神的培养,重探索真理、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训练,反对填鸭式,提倡启发式。他说:“大学能彻底地培养理智,于道德必大有裨益。”
 
竺可桢警告说,只重传授知识而不是训练智慧(理智),一味灌输,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轻信和盲从。他尖锐地提出,一个民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民,特别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没有科学头脑,轻信、盲从。
 
他一到浙大就正式提出:“大学实施教育,教授人选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当时,竺可桢苦心罗致好教授有很多例子。比如,罗宗洛教授是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当时愿意来浙大任教,条件是带4名助手。虽然浙大经费困难,教员编制有限,竺可桢还是答应了这一要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