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科学家获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
2010-06-0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陈嘉庚科学奖
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6月9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力学家白以龙院士、物理化学家杨学明研究员、生物学家裴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李德生院士、城市规划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等5位科学家,分别获本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每人奖金30万元人民币。
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并与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一道,向5位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章和证书。
白以龙现任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等职,他的获奖项目是“固体的变形局部化、损伤与灾变”。杨学明现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获奖项目为“态-态反应动力学研究”。裴钢现任同济大学校长,他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获奖项目是“Beta-arrestin信号调节机制及生理病理研究”。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的李德生院士长期致力于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他的获奖项目是“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现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他创造性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获奖项目为“人居环境科学”。
以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名字命名的陈嘉庚科学奖,前身为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2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设立陈嘉庚科学奖,旨在奖励近年来获得或被认定的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在世中国公民。
陈嘉庚科学奖目前共设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技术科学奖等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评选由同领域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
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并与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一道,向5位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章和证书。
白以龙现任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等职,他的获奖项目是“固体的变形局部化、损伤与灾变”。杨学明现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获奖项目为“态-态反应动力学研究”。裴钢现任同济大学校长,他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获奖项目是“Beta-arrestin信号调节机制及生理病理研究”。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的李德生院士长期致力于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他的获奖项目是“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现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他创造性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获奖项目为“人居环境科学”。
以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名字命名的陈嘉庚科学奖,前身为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2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设立陈嘉庚科学奖,旨在奖励近年来获得或被认定的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在世中国公民。
陈嘉庚科学奖目前共设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技术科学奖等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评选由同领域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12位科学家获颁陈嘉庚科学奖及青年科学奖 2012-06-13
- 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在京揭晓 2012-01-18
-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