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纺织高校科研,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010-05-25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提速的关键还在于:完善科研开发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其中包括强化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企业的科技推介能力;不断完善科研投资体系包括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创造企业相对稳定的利润空间。

  众所周知,高校一直是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然而,2005年,一份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大“瓶颈”制约,虽然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达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多方着手解决制约问题

  在对纺织业内知名高校采访后,记者发现,纺织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滞后的现状,是与我国纺织业缺乏人才、科研力量薄弱乃至科研开发环境不良和体制不完善密不可分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市场的更加完善、商业环境更加规范乃至企业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调整科研投入比例。目前,国家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投入相对较大,但这些项目完成以后,缺乏进一步的开发,而企业尚不具备承担高科技风险能力,较难承担高新技术成果的中试开发,各地的产学研支持经费也是有限的。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目前比例则为1110。可见,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是致使学校的一批批很有质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于缺少后续的再投入而不得不束之高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弱化项目、进款、论文、获奖的传统考核标准。记者从一些高校了解到,传统考核项目办法并不考虑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个别科研人员为求项目、论文、获奖,将一些短期内无法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仓促结题,很少去认真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细节,造成研究出的成果找不到、也不敢冒险寻求转化出路。个别高校科研成果纸上谈兵的现实也会影响到风险投资者的心态。

  三是尽快完善校企合作中的相关法规,增强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信任感。校企合作是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但一些从事过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校教师认为企业与高校合作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硬伤”。与高校相比,企业更强调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性,不愿支付技术使用费和研发费。有的企业甚至通过向教师个人投资的非常手段获取关键技术,由企业组织低层次技术人员进行所谓的研发以减少成本。

  在谈到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加快纺织行业科技转化步伐时,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王国和认为:“在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的同时,也应把竞争机制引入科研院所,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风险共担。”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