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就是基础课还是在一起培养。
张杰: 对,然后到三年级了以后,他们再去选专业。在最开始的两年里,着重的是培养数理贯通的能力,数学主要给人培养的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对于从事科学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物理呢,给大家培养的是物理的直觉,以及从错综复杂的事物当中,总结规律的能力,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物理的直觉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致远学院最开始要加强数学和物理,而且要把数学和物理放在一块来上的主要的原因。同时,致远学院里面是导师制,就是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学生有一个老师,这些老师是这个领域最好的老师,而且有大量的实验课,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小的论文,另外是小班授课,每一个班都是小于35个人,而且请来的老师都是交大最好的老师,以及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唐景莉: 致远学院,我想体现了精英教育的一种理念,那么刚才也说了,我们在数理方面可能有很重要的这种基础的,就说拓宽他们的这种视野,要夯实他们的基础,我想这个也体现了张校长对致远学院的一个人才培养的一种设计,所以我想他是值得去探索的,我们不能说培养创新人才只是说理念,一定要有扎扎实实的举措,所以我觉着这三大举措,可以让很多高校去思考,我们如何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包括人才选拔的模式,包括我们把大学怎么延伸到跟高中做一个直通车,我想这个是很多大学可以来借鉴和思考的。
主持人: 对。
张杰: 这样的一种培养特殊人才的特殊方式,一定要从学校的最高层去抓,因为它需要集全校之力,要在很多的教育理念上做比较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所以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设想,我亲自来担任这个致远学院的院长,应该说是交大这个老的传统,就像交大,南洋公学刚刚成立的时候,在1900年,盛宣怀先生他开设了一个特班,特别请蔡元培先生做这个特班的班主任,两年多的时间,给中国的民主革命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它包括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都是这个特班的学生,所以我们现在这个致远学院,实际上就是老交大这样的一种特班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画外音: 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有力的探索,2009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突出了三大特色:一是聘请海内外高水平教师担任课程主讲并制定注重数理基础和强调学科交叉的全新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整合与交流沟通能力。二是通过创新性的导师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研究活动。三是注重氛围建设以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内在激情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信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下,致远学院距离为中国培养世界级科学家和未来科技领袖的远大抱负不会太远。
主持人: 刚才两位也都谈到了一个词,就是文化环境,那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张校长能不能给我们解读一下。
张杰: 好,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实我们以前比较忽略的文化的环境,其实更加重要。因为文化实际上是大学管理的核心,交通大学在历史上就有非常好的文化,比如说从我们的创始人,盛宣怀先生提出的求实学、务实业所倡导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是交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我们交通大学三十年代在校园里面,校碑上所刻的与日俱进、敢为人先的这样的一种创新的文化,以及我们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所弘扬的感恩和责任的文化,以及近几年我们倡导着为了中国的未来的激情和梦想的文化,这些都是现在的交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面向未来,我们觉得对于一个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学,它的文化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的精神,其实就是我们校名里面所弘扬的文化,那就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我想有这样的一种文化指引,那么交通大学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钱老所希望交通大学完成的使命,也就是培养出创新型的领袖人才。
唐景莉: 创新的文化,其实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外部环境,包括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甚至说它是一种价值趋向。所以我想有宏观的这种创新文化的倡导,和我们每个个体的创新人格的养成,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能够尽快的能够推进。
主持人: 正像张杰校长在节目开始时所提到的钱老的世纪之问,是对中国未来的担忧,是对领袖人才的殷切期盼与呼唤。它引起了我们的众多思考,那么通过今天的这样一期节目,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正在积极努力解答这个世纪之问,我们也衷心希望我国高校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探索。在改革中,能够不断发展,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杰出人才。好,感谢您收看本期节目,明天同一时间,让我们继续收看中国教育报道系列访谈节目,新世纪新教育。
- 上海交大庞燕/李瑾/林明/范先群《Adv. Sci.》:纳米技术在治疗眼表化学性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 2025-01-07
- 上海交大庄小东、王天富/北科大张娟 Adv. Mater.:偶极增强聚合物促进大电流电催化二氧化碳制乙烯 2025-01-02
- 长期有效 | 上海交大刘尽尧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 化学、材料、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 2024-12-31
- 科技部公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 2018-10-15
- 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公示 2017-01-17
-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名单公布 2016-08-06
- 川大王玉忠院士团队 Macromolecules 观点文章:探索可循环阻燃环氧树脂及其纤维复合材料之路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