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唐景莉主任,当时2005年的时候,因为您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的报道工作,您怎么看待钱老的这个问题。
唐景莉: 我觉得是这样子,就是刚才张校长讲了钱老之问,钱老的出发点可能是希望培养我们的战略科学家,我们需要这样的领袖人物,但实际上,我后来跟很多大学校长也在探讨,钱老之问,到底是问谁,是问我们的高等教育呢,还是问我们整个的教育体系,那么它应该有个延伸,因为很多事情到了大学,它可能是大学所不能承载的,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甚至更早,所以说钱问首先可能是不仅问高校,而且是问整个的教育系统。另外,除了整个的教育系统,它还是问整个的社会,那么我们知道教育是整个社会当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不能脱开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考量我们的教育。
主持人: 唐主任说的这个话题,就引发了我一个思考,那么您说刚才也说了,说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是引发了其实是呼吁整个社会的思考,那么就教育本身来说,我们先自省一下,那么您觉得我们教育本身来说,现在这个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这个问题,现在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张杰: 当然除了刚才唐主任讲到的以外,假如说找我们自身的原因的话,高等教育也有一些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创新文化的的匮乏,我们一定要从倡导学术自由开始做起,因为对于一个大学来讲,它的灵魂是学术追求,所以我们一定要高高举起学术追求,倡导学术自由,那么才有可能在校园里面,把创新文化建立起来。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现在大学的功能有一些失调,因为大学的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但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培养人才,但是我们因为过去30年快速发展的原因,大学现在的三大功能,并没有完全协调好,或者说这三个功能没有都完全聚焦到人才培养上,这当然也造成了现在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三个方面就是培养模式的问题,因为我们大学,因为我们中国人口的体量,因为我们现在大学的这个体量,所以造成了我们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是批量式的培养模式,这势必造成了我们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手段的不足。缺乏了个性化,当然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会受到局限,所以我觉得目前大学假如从内部找问题的话,主要是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主持人: 您刚才说了一个我觉得比较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个性化,我们现在都在谈个性化,包括基础教育阶段。因为教育的各个层次其实都是衔接起来的。 那您刚才说的这个个性化培养,我不知道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后,那么,您作为交大的校长,交大是怎么做这个事情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张杰: 交通大学在1998年,2004年,以及2008年,分别做过三次教育教学理念的大讨论,通过这三次教育教学理念的大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面对中国的未来,我们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模式,已经逐渐地不能满足中国未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所以我们提出来,应该说我们总结出来,就是“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就是所谓知识传授加能力建设,再加人格养成,其中知识传授当然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而人格养成是根本。
主持人: 我觉着这个“三位一体”的这个观念,印证了我们教育当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教书育人,其实教书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然后是我们每位教师,包括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做的,然后其实更重要的责任,在于育人,我不知道唐老师怎么看待这个“三位一体”,因为我曾经也看到过您写“三位一体”的一篇文章。
唐景莉: 我觉得上海交大这次把“三位一体”当中的人格养成,提到一个非常高的一个高度,我觉得是非常有远见的,因为我们知道最近的金融风暴它对教育有一个新的启示,就是如果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如果把他的才智发挥出来,那将是一场灾难。我觉着人格的养成,有非常深远的一个含义,所以我对张杰校长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改革,我是抱有很大的一个期待,这个“三位一体”的改革,在全国是走的比较早的,也是非常有引领性的。
画外音: 如今上海交通大学逐渐形成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以“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改革目前的课程体系,并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具体方法,一个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三个结合就是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就是按学生成长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所有培养环节。增加学生用于自由发展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个结合主要是强调要通过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和人文熏陶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而近两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更是将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延伸到了中学阶段。
- 上海交大朱晨教授、孙浩副教授等 Angew:梅开二度 - α-烯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新策略 2024-12-04
- 上海交大刘湍/林秋宁等 AFM:通过引入氢键“锁定”液晶取向用于实现室温形状编程和提高驱动做功能力 2024-10-23
- 上海交大张文明教授、同济李汶柏研究员 AFM:具有模态重编程功能的分级可重构软机器人 2024-10-21
- 科技部公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 2018-10-15
- 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公示 2017-01-17
-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名单公布 2016-08-06
- 川大王玉忠院士团队 Macromolecules 观点文章:探索可循环阻燃环氧树脂及其纤维复合材料之路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