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研究所现在欠缺的是执行力
2010-04-3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4月28日举行第98场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应邀发表题为《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演讲。
施尔畏在演讲中指出,文化是人群或组织共同的概念、价值观或行为准则。他认为,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应体现个体价值与国家利益的统一,符合国家与人民的要求,具体就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与技术,支撑引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大众的物质与文化要求。
“‘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改革创新’——这应该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核心的价值观。”施尔畏说。他指出,现在科技工作者面临很多诱惑:钱、房子、职称、头衔等,如果影响到价值观,“一个团队会出问题的”。
施尔畏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先进文化、都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
“历史呼唤着中国科技界有一次思想解放、一次文化革新。我们应当摒弃‘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摒弃‘官本位’的文化,摒弃‘迷信权威、沉湎过去、不为人先’的文化,摒弃‘自我分配、自我循环、自我评价、自我陶醉’的文化。”施尔畏说,“我希望能够创造出‘崇尚实践、勇于创新、追求价值’的创新文化。”
施尔畏特别谈到了执行力,他认为执行力是贯彻组织的战略决策、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包括完成任务的意愿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于军队来说,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执行力就是竞争力。
他认为,对于研究所来说,现在缺的不是经费,也不是人员,而是执行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执行力,完成国家重大任务的执行力,把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执行力,组织与管理科技队伍的执行力。他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极大地提高执行力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且急迫的任务。
在回答问题时,施尔畏还谈到不要有“科学研究比技术研究高人一等”的思想。他认为科学和技术是没有界限的,如果人为地从概念上把科学与技术分离,这个认识是有偏差的。“我们通过智慧劳动加上物质手段,创造出新的知识、技术手段等一切,来改造我们的物质世界,这就是我们新时期科学技术的本质内涵。所以我在很多场合是反对把科学和技术分家的。假如我们老这么分,往往会把我们退到一个很遥远的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希腊FORTH研究所E. Filippidi、李本科 Macromolecules:流变学研究金属离子配位双网络弹性体 2024-09-20
- 希腊FORTH研究所D. Vlassopoulos教授、李本科博士 PoF:抑制聚合物强剪切流变测试下边缘破裂的新方法 2024-03-24
- 华南理工大学王小慧/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寄梅团队 CEJ:植物纤维素基双网络仿生小口径人工血管 2023-11-21
- 中科院施尔畏副院长调研长春应化所材料先导专项 2013-03-25
- 施尔畏:中国科技界需要文化革新 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