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小凡:中国高等教育应分类
2010-04-29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分类
 
研究,在世界层面上竞争
 
“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求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约翰·昆西
 
在美国学术界多年形成的学术标准中,对真理的探索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则出自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威廉斯姆斯·艾米恩的名言成为哈佛的校训。300多年来,哈佛始终引导学生为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要不懈追求和奋斗;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一代代哈佛学子成为社会精英,在各个领域作出许多影响重大的贡献。
 
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听取科教文卫体界的10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谈到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他说:“在大学这个本应该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地方,如今在教育管理上‘一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温家宝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思考。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要有办学自主权。”
 
王小凡认为,研究型大学主要应该作代表国家水平、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一流科研。“当中国的大学有了研究型和教学型的分类定位后,国家才能更好地在宏观层面上有效调控。研究型大学需要的资源要多一些,需要充足的研究资金、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这样才能作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要在世界层面上竞争,作二流研究没有太大意义。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则应该支持一些一般性的、教学性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研究,而不是为了发表文章。教授应该让学生体验科研的过程,但不会将之作为主要目的。”
 
“我们在谈大学自主权时,一定要在大框架下谈这个问题:究竟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这样国家和各省市才会有相应的支持,教育部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985工程’、‘211工程’支持的研究型大学在中国有30所至40所就不错了,其研究可与世界一流竞争。其他大学,除非个别学科非常突出,基本上应该将教育方针放在本科生教育上。”王小凡说。
 
“大学有了明确的定位,使命也就确定,一整套管理办法都要跟上来,比如评价、晋升、报酬等方面都要与之配套,否则会造成误导。”王小凡表示。
 
“不要硬拔高”
 
“在破旧立新之前,要把新东西看清楚。”——斯坦福大学第5任校长史德龄
 
最近发生在井冈山大学的论文假造事件令王小凡沉思良久。
 
“这里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井冈山大学刚将一些大专学校合并起来,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好不容易上得起学的学生身上,将他们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对于这样一类学校,学生的毕业去向比起发表论文、申请经费,应该是更好的用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标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学校多数教授本身所受的训练,也不足以让他们去做最有竞争性的科学研究。美国有这么多的教授在上千所文理学院里,他们所经受的训练和他们自身的兴趣,都决定了他们以培养社会有用之才为目标,而不会将主要精力和能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去与研究型大学竞争。”
 
“如果能力不够而又一定要拔高,会浪费国家资源,对学生也放羊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首先要定位,然后再给自主权。”
 
为什么目前中国大学里的教授不能安心教学呢?“这是行政化的一个问题,没有清楚的定位,评估体系也就自然过分简单:一切都由科研处来管。如果全国上下都是靠发文章的点数来晋升职位,而不是从专业要求和对学生有益的方面来评价,自然会出现这个问题,这样会耽误一代人。”
 
王小凡认为,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都过于看重大学品牌,“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们一时也不能取消大学排名。我常给在美国的中国籍的学生家长们建议,要让孩子找到适当的环境,并不是人人都能在最好的大学里成功”。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要硬拔高自己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天赋,人到了一定程度会体现出不同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同样的事情,达到同样的标准和成就。这些理念,国内的家长和孩子们应该慢慢习惯起来,不需要非上名牌大学。”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美国的生物医学领域,我认识大约几百名做教授的中国人,来自名牌大学的自然不少,但也有许多来自不太知名的大学,现在也做得非常出色。关键是看个人,出路不在‘名牌’。”
 
“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点点地改变。如果我们中国的大学也慢慢开始分类,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一方面是以本科生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在以本科为主的大学,教授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将学生培养成才,而不是研究、发文章、申请经费,那么国家的整个教育会有一个改观。”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