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业化”后的校名尴尬
和其他院校一样,武汉科技学院校名“去行业化”后,也带来了学校标志的模糊不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770所普通本科类院校中,冠以“科技”、“理工”、“工业”字样的高校有115所。仅就湖北高校而言,就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9所。学校党委书记尚钢笑称,大家交换名片后,常常需要对校名进行“翻译”:“我们就是以前的武纺院,你们过去是干什么的?”
对于改名10余年的武汉科技学院,连许多跑教育口的记者,也搞不清楚它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更不清楚它的特色在哪里。以去年该校开设的“淑女班”新闻报道为例,许多媒体都把它与另一所高校混为一谈。
更让学校师生在意的,是校名中的“学院”二字。特别是同为武汉“东湖四院”的政法学院、民族学院、化工学院都更名为大学后,对起步并不低的该校形成很大的压力。环境工程学院大一新生王亚晶告诉记者,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就提醒她学院与大学的差别很大,来到学校后,才知道原来她所在的环境工程学院在业界的排名还很不错。人文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丁学武说,自己是山东考生,因为第一志愿没填好,才被调剂到了武汉科技学院。现在同学、亲友问他在哪里上学,他只说在“武汉科技”,希望他们认为是在武汉科技大学。
可以说,把学校建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是武纺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行业院校靠什么办出特色
从2009年学校酝酿改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开始,围绕校名中的“纺织”二字,在学校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武纺校内的师生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好不容易把“纺织工学院”改成了“科技学院”,再改回到“纺织大学”,路越走越窄了。特别是一些非纺织类的院系担心,以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可能因为“纺织”两字,会招至用人单位狐疑的眼光。
“作为一所省属大学,办学资源是极其有限的,特别是在高校林立的湖北,只有在某一维度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会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党委书记尚钢认为,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湖北又是一个纺织大省,目前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纺织,湖北省六大支撑产业中也有纺织,无论是创新人才培养,还是行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武纺都大有可为。“特色定位对一所高校来说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行业特色高校一旦走出困境之后,发展的天地是很宽的。”尚钢说。
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三项国家科技大奖,更坚定了学校决策层更名为“纺织大学”的信心。以被誉为“棉花田里的袁隆平”的徐卫林教授为例,他发明的“嵌入式系统定位新型纺纱技术”,带来整个纺纱业的技术革命。目前我国纺织业大都采用的还是1828年美国人发明的环锭纺纱技术,该技术对纤维的长度和细度有严格的要求。采用徐卫林的技术后,原来一些不能用的纤维,如羽绒、木棉等,都可以用于纺纱,实现了纤维材料的充分运用。徐卫林因此也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湖北省今年唯一的一个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也授予了年仅42岁的徐卫林教授。按以往的惯例,只有武大、华科这样名校里的院士,才可能获得这一奖项。“如果不是学校这几年在人财物上聚集力量发展纺织学科,是不可能取得连部属院校都刮目相看的好成绩的。”尚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