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恩多:别让辛苦引进的优质“海龟”再流失
2010-04-0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员王恩多对记者表示,因为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僵化,导致一些好不容易引进回国的高端人才又流失到海外,十分可惜。
 
    王恩多告诉记者,她认识一位从美国归国的三十多岁女博士,在肿瘤研究上颇有建树,但是国内单位无法解决她的住房补贴,她每天都要在郊区和市区之间往返奔波,单程就要一两个小时。2008年10月,这位女“海龟”十分遗憾地告诉王恩多,因为生活不便影响科研,她要“跳槽”到新加坡工作。“好不容易从国外挖回一个科研尖子,又要流失到国外,真是可惜!”
 
    王恩多说,这种情况并非个案。目前,一些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房价居高不下,不少青年科研人员上班路途遥远。从工作角度而言,科研人员最好住得离实验室很近,但他们无法支付市中心的高房价。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人才引进的一次性住房补贴,或者出台科研人员经济适用房政策,都显得十分必要。
 
    “在计划经济的固化思维中,科研经费的概念就是器材费、设备费,而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科研环境。”王恩多说,“我们要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就要突破‘不敢发钱’的传统思维禁锢。在国家层面和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出台符合实际的新政策。”
 
    王恩多表示,国家对基础科研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是钱怎么用还是个大学问。科研经费分配必须尊重科研人员的价值,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千万不能“见物不见人”。科研不全是用钱砸出来的,科研人员需要不甘寂寞的精神,但前提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王恩多说,从体制机制上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并不等于乱花钱。科研单位必须对劳务费的使用进行审核,按实列支,加强管理。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展开全方位监管,一旦发现问题,除已经拨付的经费全额收回外,还要将其不良记录记入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情节严重的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