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者热议: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亟需改变
2010-03-04 来源:文汇报
“传统的工科大学都要办文科和理科,以文理科见长的大学都要办工科,结果原先排名全国第一的工科院校现在逐年落后。在这种风潮中,就连复旦大学也不能免俗,曾考虑过要办工科专业,但由于论证结果和教师的反对,最终没有实施。”昨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不少专家提出,纲要中提出将加大教育的财政投入,这对中国教育是一件好事,但若不改变教育评价方式,投入再多的钱也办不出好大学,“如今的千校一面,就是源于对高等教育单一的评价体系”。
单一评价令高等学府趋同
“过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排名一直是全国第一,但在学校开始投入搞文科专业建设后,具备传统优势的化工专业,现在成了全国第二甚至第三名,失去了原先的绝对优势——这几乎已是全国大多数高校普遍出现的现象了。”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范康年说,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另一位专家称,高等学府的趋同现象,大约伴随着211工程、985工程而出现。因为不论什么学校,要想进入211工程行列与985工程行列,就得依据同一套评价体系——学校必须够大、学科够全面。“定期验收时,不论工科类院校还是文科类院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不趋同才怪!”
范康年教授称,教育的财政投入将在2012年达到4%,姑且不论这4%中投入大学的有多少,如果不改变大学的评价指标,建成一流大学将非常困难。他认为,对于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办校规模,完全不应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每年只招收200多名本科生,可照样成为全美排名前5名的学校。但如果在中国,这样规模的学校不仅连211工程进不了,校长可能会因为无法得到足够的经费投入,而整天为学校规模太小、学院太少而着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晓明教授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是把大学都建设成哈佛这样世界名校的样子。纲要提出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但落实这些理念,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
让教育回归本源
去年,美国某基金会做了一个调查,研究了中印两个国家的海归。调查发现,42.5%的印度受访者说他们相信,自己的祖国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持同样观点的中国受访者只有17.6%。对阻碍学者回国的原因,印度受访者列出的前三位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健全、环境污染。中国的受访者则依次提出:环境污染、落后的文化氛围、子女无法接受良好教育。复旦大学研究室主任刘承功教授提供的这组数据,说明了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
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教授表示:“有时候我们整天忙着大会小会,但是回过头来看,发现我们离教育的本源却越来越远。这次提出的纲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试图促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本源,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不是说以某一所或者某几所学校来提高国民素质。”他认为,现在教育的目标和途径都比较清楚,关键是政府和各类学校如何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
范康年教授则表示,大家都强调育人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教授来说,即便200个学生一堂课已经排好了,但如果有个领导咨询会,或者有一个场子可以去争取经费,那他就不会去上课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无法抵御利益的驱动,当然这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一个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还是培养的学生,因为学校的老师是有限的,贡献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每年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他们的贡献就是无法估量的。”
单一评价令高等学府趋同
“过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排名一直是全国第一,但在学校开始投入搞文科专业建设后,具备传统优势的化工专业,现在成了全国第二甚至第三名,失去了原先的绝对优势——这几乎已是全国大多数高校普遍出现的现象了。”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范康年说,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另一位专家称,高等学府的趋同现象,大约伴随着211工程、985工程而出现。因为不论什么学校,要想进入211工程行列与985工程行列,就得依据同一套评价体系——学校必须够大、学科够全面。“定期验收时,不论工科类院校还是文科类院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不趋同才怪!”
范康年教授称,教育的财政投入将在2012年达到4%,姑且不论这4%中投入大学的有多少,如果不改变大学的评价指标,建成一流大学将非常困难。他认为,对于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办校规模,完全不应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每年只招收200多名本科生,可照样成为全美排名前5名的学校。但如果在中国,这样规模的学校不仅连211工程进不了,校长可能会因为无法得到足够的经费投入,而整天为学校规模太小、学院太少而着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晓明教授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是把大学都建设成哈佛这样世界名校的样子。纲要提出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但落实这些理念,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
让教育回归本源
去年,美国某基金会做了一个调查,研究了中印两个国家的海归。调查发现,42.5%的印度受访者说他们相信,自己的祖国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持同样观点的中国受访者只有17.6%。对阻碍学者回国的原因,印度受访者列出的前三位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健全、环境污染。中国的受访者则依次提出:环境污染、落后的文化氛围、子女无法接受良好教育。复旦大学研究室主任刘承功教授提供的这组数据,说明了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
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教授表示:“有时候我们整天忙着大会小会,但是回过头来看,发现我们离教育的本源却越来越远。这次提出的纲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试图促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本源,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不是说以某一所或者某几所学校来提高国民素质。”他认为,现在教育的目标和途径都比较清楚,关键是政府和各类学校如何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
范康年教授则表示,大家都强调育人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教授来说,即便200个学生一堂课已经排好了,但如果有个领导咨询会,或者有一个场子可以去争取经费,那他就不会去上课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无法抵御利益的驱动,当然这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一个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还是培养的学生,因为学校的老师是有限的,贡献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每年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他们的贡献就是无法估量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