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高长有教授团队 AFM: 新型棒状微凝胶支架促进皮肤愈合并减少瘢痕形成
2025-01-18 来源:高分子科技
浙江大学高长有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的研究“Rod-Shaped Microgel Scaffolds with Interconnective Pores and Oxygen-generating Functions Promote Skin Wound Healing and Alleviate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展示了一种新型棒状微凝胶支架的卓越性能。该研究旨在解决传统伤口敷料在保湿、透气、渗出液吸收以及抗炎抗氧化性能方面的不足。研究团队探索了一种具备大表面积和互联孔隙结构的棒状微凝胶支架,这种支架能够显著提升气体透过能力,从而改善伤口供氧,保持湿润。此外,研究通过纳米颗粒介导微凝胶组装支架的形成,并加载过氧化氢酶(CAT),以进一步增强其生物活性。通过改善保湿、透气性能、渗出液吸收能力以及抗炎抗氧化效果,该支架在伤口愈合的关键阶段提供了理想的微环境,不仅显著加快了伤口愈合速度,还有效减轻了愈合后瘢痕的形成。
体外实验表明,这种材料展现了优异的生物活性。它能够高效清除活性氧(ROS),从而减轻成纤维细胞胞内的氧化应激,这对于缓解伤口愈合过程中因过量ROS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至关重要。通过加载过氧化氢酶(CAT),材料显著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这种极化向抗炎型的转变,不仅有助于减轻炎症,还能为后续的组织修复创造有利的微环境。此外,该材料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以及其下游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了纤维化相关的细胞级联信号传导。这一抑制机制对防止过度的胶原沉积和瘢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促进健康组织的再生和伤口愈合的顺利进行。
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材料的优异疗效。在大鼠背部和兔耳伤口模型中,棒状微凝胶支架通过维持伤口的湿润和富氧环境,显著加速了伤口愈合,并有效减少了瘢痕组织的形成。此外,该支架能够优化新生血管的结构,使其形成更多功能性血管,自发性提高再生组织的供氧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2413678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生物兼容绷带能促进皮肤组织愈合防止瘢痕 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