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徐桂银团队 Angew:提高锌硫电池动力学性能和抑制枝晶生长的电解质网络结构设计
2024-11-29  来源:高分子科技

  可充电水系锌电池因其可靠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丰富的资源可用性而成为储能系统中有前途的候选者。由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有机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而推动人们探索其他可持续替代的正极材料,以满足储能技术需求。硫元素因其具有高的理论容量(1672 mAh g?1)和较高的资源丰富度而成为金属电池中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水系锌硫电池固有的高安全性和低成本性促使在硫基电池中脱颖而出。然而,硫正极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负极稳定性不足等挑战依然存在。


  基于此,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徐桂银教授团队通过引入低成本的丙二醇甲醚(PM)作为助溶剂和碘化锌(ZnI2)作为添加剂调节电解质网络结构以构建稳定的锌负极并促进硫正极转化动力学。该工作以“Engineering Electrolyte Network Structure for Improved Kinetics and Dendrite Suppression in Zn‐S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


1. 不同电解质配置的水系锌硫电池示意图


2. 电解质溶剂化环境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负极的动力学和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DFT)用于计算PM增强的脱溶剂化及其对Zn2+扩散动力学的影响(图2fg)。与传统的Z/W/I电解质相比,添加PM的电解质中溶剂化结构的解离需要更少的能量。此外,去除[Zn(H2O)5-x(PM)]2+ x =1-5的水分子所需的能量范围为1.022.16 eV,远低于从[Zn(H2O)6-x]2+ x =1-6去除水分子所需的能量,范围为1.254.61 eV。这主要归因于羟基官能团,它可以单独配位到中心Zn2+离子,显着降低脱溶剂化过程的能垒。因此,[Zn(H2O)5-x(PM)]2+ x =1-5团簇在溶剂化重塑后可以很容易地解离配体结构中的水,从而改善了传输动力学和界面相容性。


4. 对称电池中锌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5. PMZnI2协同作用机制对锌硫电池体系的影响


  XPS进一步研究了硫阴极的变化(图 4g)。未反应的初始硫阴极电极片在结合能(BE)处显示164165.1 eV的双峰,对应于硫峰。在完全放电至0.05 V时,由于ZnS的产生,在161.9163.1 eV处出现了新的峰值,此时S8的峰值完全消失。当充电至1.6 V时,硫的峰值再次出现,ZnS的峰值减小,证实了硫化锌和硫在循环过程中的可逆转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电解质中碘离子在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状态下的变化。在完全放电(0.05 V)状态下,I3?的信号几乎消失,在完全充电状态(1.6 V)下出现一个新的I3?峰值和一个增强的原始峰值,这证实了碘反应在PM辅助下催化了硫阴极的转化动力学。


6.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证明PMZnI2的协同作用对锌硫电池的性能提升的优异效果,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测试了四种电解质的循环稳定性(图 S30)。Z/W/PM/I电解质组装的电池能够在100次循环中保持1000 mAh g?1的容量。Z/W/I电解质表现出显衰减,而其他两种电解质几乎没有容量。此外,在Z/W/PM/I电解质中进行电流电化学活化后,锌硫电池在3 A g?1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长达1200稳定循环。它提供了480 mAh g?1的容量,容量保持率为70%(图 5i)。


  他们已经成功展示了一种结合了低成本和卓越性能的水性锌硫电池。这一成就是通过战略性地引入碘源(ZnI2)和添加助溶剂(PM)来实现的。通过非原位电化学、光谱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该工作证实了PMZnI2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硫阴极的转化动力学并构建了稳定的锌负极界面。助溶剂PM中羟基引起的偶极矩变化有效地促进了更多的电子从负极向电解质转移,促进了阴离子(OTF?)的分解,形成稳定的SEI。同时,PM调节了Zn2+溶剂化结构,稳定了电解质中自由水分子的同时,促进了配体中水分子的脱溶,从而提高了Zn2+的传输动力学和界面相容性此外,PM作为电子供体参与了可逆I?/I??反应,协同促进了硫阴极的动力学。组装的水性锌硫电池可以在0.2 A g?1下提供1456 mAh g?1的高容量和471.8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在3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超过1200的稳定循环。该研究为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水系锌硫电池体系开辟了一条途径,推动锌硫电池的应用与发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2047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