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际:科学研究中的艰难与解决办法
2009-07-13 来源:科学时报
科学研究中通向成功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知的,也是崎岖不平的。氧气、伦琴射线和电子的发现都经过了许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被人们接受,天文学中的“日心说”更是经过了几个世纪才得到承认。
这些事实告诉人们,越是伟大、越是超出当时(同时代)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发现,越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真正得到人们承认。人们在对深邃、超前的探索中所付出的代价和艰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
随着科学研究愈来愈超越传统的“具体单一性项目”研究,而为“社会综合性项目”进行跨越专业、学科、领域间的研究以实现具体科学技术突破、创新的发展,尤其是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体系愈来愈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发现(发明创造)就出现了已不能说是哪一个人、也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如此迅速而成功地完成的事实。
因此,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科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体,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群体更为现实和有效。同时还必须看到对其发现、发明成果的社会性承认、评价、认可,是使其真正确立并被广泛应用最为有效的途径。
表面上看,科学研究中,以团体合作形式取得的成果在增长,而且越来越多。孤军奋战取得辉煌成就的事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式的成功似乎越来越少。但深入分析会发现,科学创造永远保持着个人的性质,即创造性的新发现,往往首先是在某一个人的大脑中产生的。
与技术上的发明创新有所不同,新科学知识的产生即知识创新的形成常常需要几个或多个启蒙思想、现状、矛盾的出现与共生,这就是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集体、集中式的客观。但只有具备了把这些思想、现实与需要统一起来的才干,哪怕是在其他物质条件还不充分时,也不妨碍其创建新的理论或发现新的科学。
面对当今科技发展与科研方式的转变,具体的科研实体(团体、单位)和个人必须正视这二者的关系并予以充分的注意,在科技攻关、创新中建立既鼓励进行团结协作,又支持个人公平竞争、自主创新的环境。一方面相关科技人员之间要取长补短、共同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肯定并支持他们中个人的创造性。解决好通过协作来弥补个体(人)在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足性的局限;同时又不因为是集体协作而影响个体(人)在认识问题、改造世界中原始性创新的摸索。
作为集体、社会,我们要设法给予科学研究者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作为个人,我们应该从小课题做起,如果有了大课题,发现了新的思路和框架,为了使之早日成形、成就、破土,就应该适时地联合起来,建立起研究群体,共同攻克,从而在形成更大力量的同时,也扩大这一成果(效)的应用、承认、认可空间。
(作者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这些事实告诉人们,越是伟大、越是超出当时(同时代)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发现,越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真正得到人们承认。人们在对深邃、超前的探索中所付出的代价和艰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
随着科学研究愈来愈超越传统的“具体单一性项目”研究,而为“社会综合性项目”进行跨越专业、学科、领域间的研究以实现具体科学技术突破、创新的发展,尤其是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体系愈来愈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发现(发明创造)就出现了已不能说是哪一个人、也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如此迅速而成功地完成的事实。
因此,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科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体,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群体更为现实和有效。同时还必须看到对其发现、发明成果的社会性承认、评价、认可,是使其真正确立并被广泛应用最为有效的途径。
表面上看,科学研究中,以团体合作形式取得的成果在增长,而且越来越多。孤军奋战取得辉煌成就的事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式的成功似乎越来越少。但深入分析会发现,科学创造永远保持着个人的性质,即创造性的新发现,往往首先是在某一个人的大脑中产生的。
与技术上的发明创新有所不同,新科学知识的产生即知识创新的形成常常需要几个或多个启蒙思想、现状、矛盾的出现与共生,这就是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集体、集中式的客观。但只有具备了把这些思想、现实与需要统一起来的才干,哪怕是在其他物质条件还不充分时,也不妨碍其创建新的理论或发现新的科学。
面对当今科技发展与科研方式的转变,具体的科研实体(团体、单位)和个人必须正视这二者的关系并予以充分的注意,在科技攻关、创新中建立既鼓励进行团结协作,又支持个人公平竞争、自主创新的环境。一方面相关科技人员之间要取长补短、共同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肯定并支持他们中个人的创造性。解决好通过协作来弥补个体(人)在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足性的局限;同时又不因为是集体协作而影响个体(人)在认识问题、改造世界中原始性创新的摸索。
作为集体、社会,我们要设法给予科学研究者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作为个人,我们应该从小课题做起,如果有了大课题,发现了新的思路和框架,为了使之早日成形、成就、破土,就应该适时地联合起来,建立起研究群体,共同攻克,从而在形成更大力量的同时,也扩大这一成果(效)的应用、承认、认可空间。
(作者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serena)
相关新闻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九院三所)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0-03-13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张祺副研究员: 配位聚合物的新应用方向"绿色高能钝感含能材料" 2017-12-22
- 孙国际:掌握科技教育规律才能有所创新 20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