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托大学Olli Ikkala教授、复旦大学彭勃研究员 Small :机器学习辅助的仿生水凝胶实现味觉识别
2023-10-18 来源:高分子科技
哺乳动物能够通过味觉系统区分甜、酸、咸、苦和鲜这五种基础味道。其中,甜、苦和鲜味可通过将水溶性非离子味觉分子与味蕾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进行识别,而咸和酸味则是通过离子通道接收氢离子和碱金属离子来触发识别。
图 1:仿生水凝胶的味觉识别示意图
图 2:水凝胶的特性表征
图 3:水凝胶的电学性能表征
图4探讨了水凝胶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钠、醋酸或D(-)果糖的相对电阻变化和相对体积变化。研究人员将水凝胶浸泡在不同味觉物质的水溶液中,检测其电阻和体积随着味觉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根据相对电阻变化?R/R0,不同味觉物质的响应顺序为咸味 > 酸味 > 甜味。而在相对体积变化?V/V0方面,不同味觉物质的响应顺序为甜味 > 咸味 > 酸味。这意味着水凝胶对咸味物质的电学响应更为敏感,而在体积变化方面则对甜味物质更为敏感。这些差异可以用于区分不同味觉分子,为仿生味觉传感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了展示这一人工仿生味觉系统的实际用途,研究人员从本地超市购买了六种食品,包括橙汁、可乐、腌黄瓜汁、海盐水、白醋和柠檬汁,将水凝胶浸泡在各溶液中过夜以达到平衡后,对其电阻和体积变化进行了分析表征。图4e显示所有溶液均可根据水凝胶的电阻响应和体积响应划分成三个味道,且其味觉划分与人类的味觉体验极为相似。
图 4:味觉识别测试
图 5:机器学习辅助的味觉识别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5195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复旦大学陈茂课题组 Angew:竞聚率指纹 - 机器学习与序列调控之桥 2025-10-31
- 浙大张林教授团队/杭电梁立军副研究员 Nat. Sustain.:AI驱动净水膜迈向智造时代 2025-08-27
- 水凝胶登上 Nature 封面:北海道大学龚剑萍、范海龙团队打造水下最粘凝胶 2025-08-07
- 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郑州大学杨闻帅团队 AFM:离子诱导构筑仿生装甲 - 强化水凝胶涂层防污防腐 2025-10-22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张成龙博士/John Madden教授团队 Adv. Mater.:柔软而强韧具有仿生自保护功能的弹性导体 2025-10-19
- 湖南大学王建锋课题组《Adv. Mater.》:揭示水母中胶层的叠层膜网络 - 仿生构筑超高水含量且坚固的水凝胶 2025-10-17
- 西南交大杨维清教授/邓维礼副教授 Adv. Mater. 综述:离子水凝胶传感器 - 迈向下一代个性化健康监测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