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大学之“为”
2009-06-15 来源:解放日报
大学众多功能中,最本质的还是育人
解放周末:您强调不要忘记大学的使命。在您看来,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是“为”了什么?
蔡达峰:大学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使命而存在的。,它首先为社会培养人,然后衍生出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功能。
解放周末:从各种趋势来看,大学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直接。
蔡达峰:但大学的根是在教育。大学之产生,是先有教师,再有学生,有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才有以学位制度为基础的大学制度,以后逐渐形成了现代大学的各种管理制度。但实际上,大学功能的繁衍,使得大学的利益来源多元了,使得学生培养反而被疏远。
解放周末:大学的众多功能中,最本质的还是育人。
蔡达峰:教育是因为有利于人的根本利益而有利于社会,而不是因为直接创造经济利益而有利于社会。大学可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但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如果教育为了经济而发展,那么人格就得不到尊重和培育,学生当然就可以为赚钱而上学,就不可能理解生活的根本意义、心灵的力量、道德和责任,人生的态度就很片面,社会关系就缺乏理性的基础,教育就在办学中异化了。
解放周末:为了有利于人的根本利益,大学应该有哪些作为?
蔡达峰:一方面,大学要把年轻人培养成为有知识和能力的公民,使其不但能自食其力,独立谋生,而且有终身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的我国大学,这种任务还是很繁重的。另一方面,大学应该坚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不仅能够发展自己,还能引导社会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大学应该放弃一些自私的东西,以独立的理性来为学生维护教育的使命,克服自己的困难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抵挡世俗对学生的影响,让他们纯洁、浪漫、好学的天性得到保护,让他们具有理想并为此发挥潜能。
过多地将教育放置在物质利益层面上考虑,整个社会的未来便令人担忧
解放周末: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技能,还要培养人的素质。但当前的大学教育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就业培训。
蔡达峰:技能和素养应该是紧密相关的,技能与道义结合才能成为大家,但现在两者往往被割裂开来看待,连教书和育人也不容易合一,有些教师专门教专业,有些教师专门教思想品德,要靠学生自己融会,结果反而彼此分离。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社会对于大学的期望和评价更加功利,更促使了大学强调专业化教学。促进学生就业,这是大学无可厚非的责任,但大学不能因此忽视对教育的使命,忽略了大学在启迪良知、塑造人格方面应有的追求,这必须引起大学的重视。
解放周末:大学必须“两条腿走路”,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
蔡达峰:是的。公民要有职业,就业是生活的基础,但具体的职业及其收入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的幸福不仅是丰富的,而且需要不断创造。大学教育有利于就业,但不止于就业,而是为了生活。所以,要使得学生具有驾御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大学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大学不只是向职业界提供应聘人员,而是提供在就业以后促进社会发展、包括为更多人创造机会的人。大学对社会的这种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大学,但大学必须要为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要阻止某些东西对学生的影响,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解放周末:尽管大学本身也处在不断的社会变化中,但大学仍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纯净的教育空间,进而升级为一个精神殿堂。
蔡达峰:大学教育,要使学生在进入职业界之前,具有独立把握生活的能力,核心是培养完整的人格,这是抵御各种各样变化和困境的基石。大学要让学生正确了解现实困难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变化和现象中有很多假象,克服困难需要智慧和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一两天就能造就的。大学应该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力量,让他们经得起环境的变化,把持最重要的东西,这样才能对得起学生和未来的社会。
解放周末:但是现在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读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据媒体报道,今年高中应届毕业生中,有些人甚至放弃了高考。
蔡达峰:功利地将教育视为商品,以贵贱、划算来看待接受教育的必要性,既然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那就不上大学,这种对教育的偏见,多少也与大学办学实际有关,是大学的悲哀。面对这种“教育观”,我总会想到西南联大的师生,那些并不知道就业前景但仍在炮火中孜孜不倦地学习的青年学子。我甚至也想到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那些生命不保但坚持读书的犹太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他们为什么学习?教育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我无法不感慨。仅仅将教育放置在物质利益层面上考虑,整个社会的未来便令人担忧。假如大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恐怕就很难做到温总理所期望的,中华民族需要有一些仰望天空的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匆匆)
相关新闻
- 复旦大学彭勃 Adv. Sci.:从木基水凝胶阵列设计到机器学习解码 2024-11-13
- 复旦大学占昌友教授团队:羟基PEG可规避人群预存抗PEG抗体 - 助力LNP高效递送 2024-10-30
-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团队 Nat. Commun.:借助磁悬浮技术攻克可降解外周血管长支架难题 2024-09-20
- 华中大陶光明教授团队《National Science Open》:智能织物空间助力数字医疗教育 2023-01-03
- 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02-14
- 沉痛悼念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程镕时院士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