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对话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大学之“为”
2009-06-15  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解放周末》刊登了对华师大博导许纪霖的专访《大学之“困”》。透析大学之“困”,正是期待大学之“为”。本周,《解放周末》专访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他认为,大学之“为”,在于为教育、为学生;大学之“为”,在于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使命,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批判。

    如果社会天然使人健康成长,那还要大学做什么
 
    解放周末:在《大学之“困”》的专访中,许纪霖教授以教师的角度关注了大学的当下生存。您曾经也是一名大学教师,现在又是大学行政管理者,以双重身份来观察当今大学,心态和感受是否更为复杂?
 
    蔡达峰:说心里话,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无论是改革、发展,或是转变、调整,给我带来的鼓舞、困惑或反思,都非常强烈。
 
    解放周末:谈到大学之现状,不少人不约而同地用一个“困”字来形容。不仅是学生、家长,就连教育界内部,从行政管理部门,到校长、教师,都有不满。
 
    蔡达峰:当今社会对大学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迫切,比如扩招,明显表现出社会公众对大学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大学在满足或者说是适应这种需求的时候,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大学自身的使命,这是我认为最大的大学之“困”。
 
    解放周末:“困”往往导致了怨言。
 
    蔡达峰:这不难理解。但我想,不仅大学有大学之“困”,企业也有企业之“困”,政府也有政府之“困”,“困”是现实存在的。在困中求变,求更好的发展,这才是基于现实的突破。
 
    社会是靠不同的力量互相支撑的,需要每个机构和个体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使命。假如一味地我迁就你,你迁就我,都指望从他人获得动力和利益,不坚持自身对别人、对社会的责任,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而这样的社会关系,其实是不会和谐的。
 
    解放周末:大学要有所作为,前提条件应是坚定自己,维系好自己的心灵。
 
    蔡达峰:是的。虽然客观的不利因素很多,但是大学的良知还是要靠自己来坚持。大学要传播社会的良知,有良知的人才来办大学。如果大学扛不住现实的痛苦和困惑,便很难让别人相信大学能给予社会什么精神的力量。换个角度讲,如果社会是天然使人健康成长的,那我们还要大学做什么?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匆匆)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