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创新教育不能仅限于优秀学生
2009-05-26  来源:科学网

 
创新教育要让广大学生受益
 
    《科学时报》: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很多高校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您觉得效果如何?
 
    李培根:我们一直在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育人为本”,就是强调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我认为,在“育人为本”上,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不能平行的,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也得为人才培养服务。“创新是魂”,强调的是求是求真,要有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创新的精神体现在我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努力办尽可能好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责任以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本身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二是培养的人才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从最近这些年来看,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得还是挺好的,可以讲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氛围和风气。这是令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譬如我校最近针对本科生成立的启明学院,它按照自愿原则,把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实验班、特长生等遴选进来享受特殊熏陶,也主要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我们想借此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启明学院提倡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活动,促进多学科交叉。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按专业来培养的,虽然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可以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或修双学位,但这还远远不够。我认为,真正的学科交叉是让不同学科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在一起进行某些学习实践活动,如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互相交流,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好处。启明学院还加强与社会、业界的联系,引导学生与业界联系起来开展学习与实践。
    在专业基础上,我们加强对学生宏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引导学生在宏观问题、重大问题、整体联系上进行训练和思考,宏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宇宙观、方法观、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我校还针对硕士、博士研究生设立了创新研究院,力图通过大项目的研究,把优秀学生、优秀导师、优质的项目配置在一起,促进多学科交叉,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然,创新教育不能只限于优秀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让最广大的学生受益。我校近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学研产联合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努力挖掘最大多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chen)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