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UPAC的定义,聚电解质是结构单元包含了离子或可电离基团或两者兼具的大分子聚合物。聚电解质同时具有聚合物的特性和抗衡离子的功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之中,近年来在能源及环境化学等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无机多酸(polyoxometalate,简称POM)团簇是由最高氧化态的前过渡金属原子通过与氧配位桥连而生成的一类无机阴离子簇合物,具有特定结构、固定几何形状和1?2 nm的尺寸,广泛应用于催化工业、医学和生物领域。然而,由于POM是无机晶体或粉末,可加工性较差,限制了其作为材料的使用范围。因此,将POM与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制备成复合材料或杂化材料,能够改善杂化物的稳定性、相容性和加工性,从而进一步提升POM的开发与应用价值。
2014年,王维课题组首次报道了通过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合成以POM为侧基的杂化聚合物——聚多酸(poly(POM)),包括线性均聚物(ACS Macro Lett. 2014, 3, 211?215)和嵌段共聚物(Polym. Chem. 2015, 6, 7418–7426),并评价了它们的力学性能和催化活性(高分子学报,2017, 1159?1168)。接下来,该课题组详细研究了poly(POM)的溶液自组装结构(Chem. Eur. J. 2019, 25, 13396–13401),以及在本体稀溶液中的聚合物链构象(Chin. J. Polym. Sci. 2021, 39, 716?724)。最近,他们又将poly(POM)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外围抗衡离子置换成质子和碱金属离子,分别得到了POM的酸性聚电解质和盐类聚电解质均聚物(Macromolecules 2021, 54, 6891?6900)。2020年,王维教授与吴洪课题组首次合作测试了嵌段共聚物复合膜在燃料电池中的传导率(Int. J. Hydrogen Energy 2020, 45, 15495?15506)。
图1. ROMP反应合成五个CPECs
图2. 质子交换法制备五个CPEs
图3. (A) poly(p-H6POM)50和五个CPEs的TGA曲线;(B) Norb-500PEO、poly(p-H6POM)50和四个CPEs的DSC升温曲线(黑色虚线处对应着样品的玻璃化温度)
图4. CPEs与POM复合材料的质子传导率对比表格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1c02443
- 山东大学王旭教授 AFM:持久润滑水凝胶的未来 - 聚电解质水凝胶 2024-09-29
- 南开刘遵峰、东华朱美芳院士、中国药大周湘 Nat. Commun.:超细纳米纤维的高强韧聚电解质人造蛛丝和高性能人工肌肉 2024-04-28
- 中山大学李斌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利用粗粒化分子模拟探究星型聚电解质在不同溶液环境中的自组装行为 2024-04-01
- 天津科技大学司传领/朱礼玉/徐婷、农业农村部环保所申锋 NML:质子传导型MOF的精准工程化构建 2024-12-12
-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庄永兵研究员等 CEJ:新型可溶性聚苯并咪唑(PBI)膜材料助力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 2023-05-04
- 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 Angew:共价有机框架孔道工程用于无水质子传导 2022-12-29
- 华南理工大学殷盼超团队 Angew:基于金属氧簇-聚合物的高功率密度氢燃料电池无氟质子交换膜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