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中,骨骼肌(Muscle)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由成百上千的捆绑在一起的肌纤维组成,肌纤维(Muscle bundle)沿纵向呈条纹结构,肌纤维的收缩单位是由肌丝组成的肌原纤维,肌丝包括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肌原纤维的基本滑动单位称为肌小节(Sarcomere)。当与Z线相连的细丝在钙离子刺激下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移动,肌节收缩(图1)。使用聚合物材料来模仿肌丝的条纹结构及肌小节的伸缩过程受到广泛关注,而构筑与肌纤维结构相媲美的人工肌肉仍具有很大挑战。
图1骨骼肌的横纹肌结构和三嵌段氢键复合物组装的层状结构。
近期,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杨曙光教授团队有效借助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和中间链段的氢键复合作用构筑人工肌肉驱动器(Lamellar structure)。使用两种三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b-聚苯乙烯(SAS)和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b-聚苯乙烯(SES)”组装形成了刚性层S和氢键复合层A/E交替的层状结构(Layer structure),其中聚苯乙烯形成的刚性层S模仿肌小节Z线,氢键复合层A/E模仿肌小节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运动,利用氢离子浓度模仿钙离子浓度作为伸缩刺激条件(图1)。SAS/SES 驱动器可根据环境 pH 值的变化驱动做功(图2a):pH升高时氢键解离,驱动器伸长;pH降低时氢键复合,驱动器收缩(图2b)。该驱动器表现出稳定的驱动性能(图2c)。此外,驱动器呈现出一种“捕获状态”(catch state),具有软体动物肌肉的特性(图2d);该驱动器的收缩率和工作密度分别为 50% 和 90 kJ m-3,均高于骨骼肌纤维(图3),该研究为开发具有出色性能的人造聚合物驱动器提供了一种仿生方法。该工作以“Skeletal Muscle Fibers Inspired Polymeric Actuator by Assembly of Triblock Polymer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Adv. Sci. 2022, 2105764),文章第一作者是东华大学博士生王伟杰,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
图2 驱动器做功原理及稳定性
图3 驱动器做功表现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vs.202105764
- 长春应化所崔冬梅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 双核钪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兼具高强度和韧性的乙烯-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2025-02-21
- 苏州大学张伟/日本金泽大学程笑笑 Angew:异手性核的消旋嵌段共聚物中对映体将军与非手性士兵的手性交流 2025-02-14
- 天科大程博闻教授团队 JACS:半结晶嵌段共聚物刷溶液自组装构筑均一尺寸二维片状胶束 2025-01-08
- 吉大孙俊奇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基于“刚柔相济”微相分离结构设计制备兼具耐低温与耐高温性能的高强度热塑性弹性体 2025-01-22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姜锋教授/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刘鹤研究员 AM:强韧水凝胶构建的通用法则 - 纤维素纳米晶水合效应调控微相分离 2025-01-02
- 浙江大学罗英武教授团队 ACS Nano:可编程的微相分离在弹性网络中产生图案化微结构 2024-12-09
- 清华大学赵慧婵团队 AFM:分米尺度的静电驱动柔性人工肌肉新进展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