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弹性体(LCE)纤维在特定的刺激下可以通过有序-无序相变产生大幅度的可逆收缩,并输出显著的机械功,使其成为理想的人造肌肉。在自然界中,人类骨骼肌能以50% s-1的速度产生40%以上的大幅度收缩,以完成跳跃、踢腿和投掷等激烈运动。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LCE纤维都没有实现超高速的大幅度收缩,无法模仿人类真实肌肉执行剧烈运动。这主要是因为热响应型LCE纤维由于受到传播介质空气的低导热性的限制,一般不能快速加热,导致收缩缓慢;其次,光响应型LCE纤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异质光照射下通常表现为弯曲变形,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收缩变形。
为此,清华大学杨忠强副教授课题组制备了一种含有液态金属(LM)的电热响应LCE纤维(LM-LCE纤维),兼具快速、大幅度的可逆形变能力,并能以高功密度和高特征功率对外输出功。
图1. LM-LCE纤维的制备及其在连续电刺激下的收缩特性。
该团队利用滚轴涂覆的方法制备了双层夹心结构的LM-LCE纤维。LM的导电性赋予LCE电热响应性;其次,LM流体特性降低了对LCE变形的限制,确保LCE可以自由产生大幅度收缩(ΔL/L0 ~ 0.4)。LM-LCE纤维经过1000次电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电热响应性能。
图2. 电压值和脉冲时间对LM-LCE纤维的收缩率和收缩速率的影响。
在利用纤维驱动器作为人工肌肉对外做功时,希望纤维能提供大的输出功和高的输出功率。前者要求纤维产生大的收缩率,而后者则要求高的收缩速率。对热响应的LCE纤维而言,形变率由纤维所达到的温度决定,而形变速率由纤维的升温速率决定。通过电热效应操控LM-LCE纤维形变时,纤维温度及升温速率均可通过改变电刺激的参数进行调控:通过调控电压,LM-LCE纤维在各个通电时间下均可以达到约43%的最大形变率,与人类骨骼肌的最大收缩率(>40%)相近。在15 V,0.1 s的电压刺激下,纤维的升温速率达到最大,约为562 °C·s-1,此时,纤维的平均形变速率也达到最大,约为284 %·s-1,是人类骨骼肌收缩速率(>50%·s-1)的5倍以上。
图3. 模仿人类肱三头肌的LM-LCE纤维驱动的精确抛球。
最后,该团队展示了LM-LCE纤维作为人工肌肉对外做功的能力。设计了人工手臂以模拟投篮时肱三头肌快速收缩做功的过程:LM-LCE纤维在脉冲电刺激下发生快速收缩,带动模拟前臂的投射杆将小球加速投出。由于LM-LCE纤维可以通过调控电压及通电时间发生可控形变,因此所制备的人工手臂实现了对小球抛射速度和距离的精确控制。在这一过程中,LM-LCE纤维的特征功率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能实现在0~367 W·kg-1的大范围内精确控制,且纤维输出的最大特征功率超过了人类骨骼肌(280 W·kg-1)。LM-LCE纤维在电致形变过程中能抬起自身重量220倍以上的物体,输出0.6 MPa的收缩应力,并产生最大417 kJ·m-3的功密度,是人类骨骼肌性能(40 kJ·m-3)的10倍。
以上研究成果以《Ultra-Fast, High-Contractile Electrothermal-Driven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 Fibers towards Artificial Muscles》为题,发表在Small上。清华大学化学系2020级孙家豪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杨忠强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王云鹏和廖威博士生参与了该研究。以上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103700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Adv. Mater.:在可拉伸蓝相液晶弹性体激光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1-30
- 华南理工大学江赛华教授课题组 JMCA:基于热响应性胆甾相液晶弹性体的机器视觉表面温度监测 2025-01-13
- 美国东北大学白若冰教授课题组:液晶弹性体的热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关系 2024-12-04
- 苏科大叶常青教授团队连发 AFM/Small: 液态金属-聚合物体系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25-01-22
- 之江实验室马志军、清华危岩《Adv. Mater.》:具有长期生物相容性的可植入生物电极 - 液态金属柔性纤维织物 2025-01-15
- 南洋理工周琨教授、东南大学刘小将研究员 AFM:毛细力辅助液态金属三维图案化 2024-12-09
- 清华危岩教授/北大陈尔强教授/清华吉岩副教授《Adv. Mater.》:可自发长成驱动器的弹性体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