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在线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解孝林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聚集诱导发光体与液晶的协同作用实现双重热敏图像的无串扰存储(Crosstalk‐Free Patterning of Cooperative‐Thermoresponse Images by the Synergy of the AIEgen with the Liquid Crystal. Angew.Chem.Int.Ed.doi:10.1002/anie.201915053)”。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作者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赵晔,彭海炎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解孝林教授、李忠安教授、博士研究生赵骁宇和汕头大学李明德教授为共同作者。
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在名优产品、钞票、护照等领域应用广泛,基于全息光聚合诱导相分离的全息高分子材料推动了该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多重图像存储及其动态响应功能对提高防伪标识信息容量、增强防伪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而多重图像的无串扰存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该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全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过去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光引发阻聚剂 (photoinitibitor)”的概念,有效调控了光聚合速率,促进了相分离;建立了全息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数学模型,为优化全息加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创新了母版全息、实物全息、数字全息等多种彩色全息图像存储技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该团队通过持续创新,将聚集诱导发光体引入到全息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利用其与液晶的协同作用,成功实现了全息图像与荧光图像的无串扰集成存储与协同温度响应,有望在高端防伪领域获得应用。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433002)、面上项目(51773073)、华中科技大学登峰计划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kfyRCPY089)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915053
- 南林蔡旭敏、港中深唐本忠/汪文锦团队 AFM: 松香基天然电子受体构建TICT活性的双功能BioAIE材料 2025-07-22
- 唐本忠教授/林荣业教授团队、胡连瑞研究员 Nat. Commun.:变色龙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在光、热调控下六重稳定态的可控转换 2025-07-11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团队《ACS Nano》:细胞膜靶向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用于神经追踪和损伤的可视化 2025-01-21
- 巴黎高科化学学院李敏慧教授 AFM 综述:电刺激响应液晶弹性体作为软驱动器 2025-11-14
- 中国矿大(北京)王萌/北大杨槐 AFM:提出一种“化学门控氢键”策略 - 实现蓝相液晶聚合物薄膜在湿度响应中的多功能集成 2025-11-12
- 斯坦福赵芮可教授团队 Sci. Adv.: 头足类动物启发的胆甾相液晶弹性体双层体系实现纹理与颜色协同调控 2025-11-02
- 常州大学刘春林教授团队 AFM:透明聚合物薄膜的激光可编程3D梯度结构→用于动态信息加密与防伪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