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2019-12-1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12月15日下午,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建设的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本届学术委员会由中科院化学所姚建年院士任主任,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任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瑛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南京大学郭子建院士、清华大学周济院士、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校长王金龙院士、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等13位院士及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授等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院士、专家任委员。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景茂、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张兆臣、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芮鸿岩、副校长凌祥、科研部部长管国锋以及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学术骨干出席了会议。

  芮鸿岩书记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积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在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中稳步上升,成绩突出。他欣喜地向各位院士、专家介绍,位于丁家桥校区、三万多平方米的科技创新D楼日前已经竣工,不日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即将正式入住。这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了极为重要的发展空间。他表示,学校会一以贯之,全程参与、全面保障、全力支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助力我校在柔性电子领域引领示范,再创辉煌。

南京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芮鸿岩致辞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景茂在致辞中对各位学术泰斗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江苏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国家对实验室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面向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期许,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对江苏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给予关心支持和战略指导。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景茂致辞

  江苏省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在发言表示,江苏科学创新事业在各位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柔性电子领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江苏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给予保障和支持,助力实验室在科研成果产出,学科建设布局,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江苏省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致辞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建浦教授从柔性电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实验室战略定位,科研成果产出,支撑学科发展情况,人才队伍建设等角度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学术委员会委员审议了实验室发展报告,充分讨论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对实验室研究成果原创性,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成果,助力学科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加强实验室交流合作、保障人才科研工作条件,加大人才培养关注力度,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并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姚建年院士致辞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建浦教授作工作汇报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小钢教授发言   唐本忠院士发言


顾瑛院士发言   陈军院士发言


郭万林院士发言   郭子建院士发言


周济院士发言   江风益院士发言


李景虹院士发言   彭练矛院士发言


王金龙院士发言   朱美芳院士发言


刘益春教授发言   汪联辉教授发言

  安众福教授、陈永华教授、黄晓教授和霍峰蔚教授分别就有机长余辉发光、离子液体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面向呼气监测的气体传感材料和鞣性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汇报,从几个侧面展示了实验室在柔性电子前沿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黄晓教授作学术报告   霍峰蔚教授作学术报告

  黄维院士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实验室建设至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未来发展还会面临众多的挑战和考验,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指导和支持。未来实验室建设将整合人才资源,凝聚创新合力,沉淀学术积累,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迈进。

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院士总结讲话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于2016年获批成立,黄维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是国内首个专注研究柔性电子的研究基地,实验室成立以来围绕有机长余辉发光、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气体传感材料、鞣性电子器件等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