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全球及我国恶性肿瘤、耐药细菌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皮肤创伤修复与再生正面临着重要挑战。临床上采用的外科手术很难完全清除肿瘤细胞,而配合手术治疗的化疗和放疗等技术又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同时手术切除造成的大面积组织损伤也很难愈合,对于同时患有耐药细菌感染的创面修复更是难上加难。
图1。多功能生物活性聚硅柠檬酸酯基杂化医用材料制备与性能
针对上述临床问题,西安交通大学雷波团队提出抗感染-抗肿瘤-促再生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一种聚多肽-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杂化交联的多功能水凝胶材料,证实该材料具有治疗皮肤肿瘤、抗耐药菌感染、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和组织再生的理想效果。研究团队采用聚多巴胺功能化单分散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粒作为具有促组织修复能力的无机组分,抗菌聚多肽为有机组分,通过无机-有机相之间的简单方便的自交联反应制备多功能水凝胶,该材料具有自愈合、组织粘附、广谱抗菌、光热等特性,杂化水凝胶的组织粘附和光热性质可以实现稳定局部治疗肿瘤能力,聚多肽组份实现长期抗耐药菌感染性能,生物活性玻璃纳米材料可以促进皮肤缺损的快速修复与再生。该研究可能为皮肤肿瘤和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思路和策略(图1)。
以上研究成果以题为“Zhou L, Xi Y, Xue Y, et al. Injectable Self‐Healing Antibacterial Bioactive Polypeptide‐Based Hybrid Nanosystems for Efficiently Treating Multidrug Resistant Infection, Skin‐Tumor Therapy, and Enhancing Wound Healing”发表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Adv.Funct.Mater., 2019, 29,1806883.,影响因子15.6)。雷波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双一流大学建设先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1806883
课题组简介:雷波研究员于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生物活性材料与再生医学课题组,致力于具有疾病治疗(肿瘤和感染)-组织再生(创面、骨、骨骼肌)一体化功能的生物活性材料设计与应用这一前沿方向的研究,独立科研工作5年来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以西安交通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高影响论文12篇,包括Adv.Funct.Mater (2015, 抗感染-骨再生)、ACS Nano (2018, 抗感染-皮肤再生)、Adv.Funct.Mater (2019, 抗感染-抗肿瘤-皮肤再生)、ACS Nano (2019,抗感染-糖尿病创面愈合)、ACS Nano (2018, 抗肿瘤)、Angew.Chem.In.Ed. (2019, 环境响应肿瘤治疗), Biomaterials 6篇 (IF 10.2)等。
目前课题组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研究团队(材料,化学,生物,医学),欢迎有志于生物活性医用材料研究的同学加入本课题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
- 南华大学刘阳团队 IJBM:一种单宁酸交联的基于苯硼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的多功能水凝胶 2025-02-23
- 华中师大曹郁教授团队 Polym. Rev. 综述:温敏纤维素水凝胶 - 材料设计前沿 2025-02-21
- 西南大学李楠楠课题组 Nat. Commun.: 发现一种聚合水凝胶 - 帮助有益菌促进植物生长并适应酸性土壤 2025-02-21
- 四川大学高会乐教授 Adv. Mater.: 小胶质细胞膜包被的聚多巴胺纳米递送系统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2025-01-27
- 江南大学王潮霞教授/滑铁卢大学Yuning Li 教授 ACHM:温度可视化太阳能面料 - 让你在冬天保持舒适 2024-12-12
- 江苏大学邹小波教授 Coordin. Chem. Rev. 综述:聚多巴胺涂层在生物分析领域的进展 2024-11-22
- 天工大任元林教授团队 CEJ:设计一种具有抗熔滴、自愈合和可再加工性能的新型生物基本征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回收应用于耐久多功能Lyocell织物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