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9年国家杰青:北大领先,清华紧随,复旦和中科大并列第三,深大成“黑马”| 附最近6年杰青数据
2019-08-0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杰青 2019年

  8月2日,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发布。

  相关阅读:2019年杰青获得者名单公布

  今年的“杰青”上榜人数比去年大幅扩容,从往常的200人增至300人。虽然按照往年经验,最终仍会有一两人被刷下,但总体上大局已定。

  • 300位“杰青”入选者来自128家依托机构,其中北大有22人上榜,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清华多出8人;

  • 入选者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且男性占据绝对优势;

  • 今年有9位副教授和2位副研究员入选,前者全部来自北大、清华,后者来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杰青”入选者最多的高校几乎都是双一流高校,表现出色的“双非”高校有深圳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和山西大学,各有3人、3人和2人上榜。

  在科研界,国家“杰青”经常被视为国内除两院院士外最有分量的奖项之一,拥有国家“杰青”数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

  分析2019年“杰青”入选者名单,可以发现:

  1. 从学历来看,今年上榜的30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

  2. 从性别来看,男性占据绝对优势,共有262名,占总人数的87.3%;女性有38名,占12.7%。

  3. 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96%的“杰青”入选者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包括176位教授、110位研究员和3位主任医师。本年度申请人中,有9位副教授和2位副研究员。其中,9位副教授均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位副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 从入选者依托单位看,今年的300名“杰青”入选者来自128所机构。其中,北京大学入选者最多,共22人。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14人入选。

  并列第三的是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入选11人。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别入选10人,南京大学入选8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厦门大学各有6人入选。

  还有6所大学各有5人入选,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

  总体上看,今年的“杰青”入选者基本集中在北大、清华、复旦等传统名校和中科院一些研究所。

  “杰青”入选者在4人以上(含)的依托单位中,除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外,其他19家高校均为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虽然均为“双非”高校,但各有3人入选。山西大学也是“双非”高校,但有2人入选。

  尤其是深圳大学,过去5年,只有2014、2015年各有1人入选,此后3年再无人上榜。今年则有3人入选,表现出色。

  相比之下,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为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但今年均只有2位“杰青”入选者。

2019年国家杰青建议资助申请人单位统计

2013-2018年杰青分析

  从2013-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共计1189位获得资助(理论上是每年200位,但是最后评审时或多或少会刷掉1-2位),对于申请杰出青年基金的科研人员,我们发现:学位是博士,性别是男性,职称是教授/研究员,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中科院是上海生科院/领域是化学方面的申请者,中标概率最大。

  1.性别统计:对于性别,我们发现,男性有1052位,而女性有137位,这说明男性占了绝大部分;

性别统计

  2.获得学位统计:所有获得资助的人,学位都是博士;

  3.职称分析:对于1189位的职称分析,可知教授及研究员占了绝大部分,分别达到了717及442位;

职称分析


  4.单位分析(非中国科学院系统分析):共有144个单位入选,其中前三甲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的杰青数量分别是76,71,44位;之后就是浙江大学(39位),复旦大学(33位),上海交通大学(31位),南京大学(25位),华中科技大学(22位),武汉大学(18位),中山大学(18位);

单位分析(非中国科学院系统分析)

  5.单位分析(中国科学院系统分析):对于中科院来说,共有78个分院入选,前6名分别是上海生科院(32位),化学研究所(12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1位),物理研究所(11位),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0位),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0位)。

单位分析(中国科学院系统分析)

资料来源:科学网李濯清、iNature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