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8〕41号)相关要求,现将教育部拟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129项通用项目予以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其中,最高科技奖5项,自然科学奖59项,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40项。
教育部拟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清单(通用项目)如下: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
| 序号 | 人选姓名 | 所在单位 | 
| 1 | 葛昌纯 | 北京科技大学 | 
| 2 | 刘盛纲 | 电子科技大学 | 
| 3 | 姚熹 | 西安交通大学 | 
| 4 | 陈佳洱 | 北京大学 | 
| 5 | 李德仁 | 武汉大学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
| 6 | 固态自旋量子调控及其应用 | 杜江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
| 7 | 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 | 龚旗煌 | 北京大学 | 
| 8 | 发现宇宙早期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 吴学兵 | 北京大学 | 
| 9 | 磁性纳米材料构筑与多功能调控 | 侯仰龙 | 北京大学 | 
| 10 | 高灵敏功能分子电子器件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 | 郭雪峰 | 北京大学 | 
| 11 | 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 | 胡敏 | 北京大学 | 
| 12 | Pinkall-Sterling 猜想和超曲面几何的研究 | 李海中 | 清华大学 | 
| 13 | 合浦珠母贝珍珠质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 张荣庆 | 清华大学 | 
| 14 | 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 周东华 | 清华大学 | 
| 15 | 基于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的导热规律研究 | 张兴 | 清华大学 | 
| 16 |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机理与预报方法 | 杨大文 | 清华大学 | 
| 17 | 水工混凝土细观四相作用机理与性能提升方法 | 李庆斌 | 清华大学 | 
| 18 | 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表面失稳力学研究 | 冯西桥 | 清华大学 | 
| 19 | 应用生物材料激活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修复中枢神经损伤 | 李晓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20 | 土的统一硬化本构理论 | 姚仰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21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强时变非线性的解析建模与状态量高精度估计 | 何洪文 | 北京理工大学 | 
| 22 | 分数时频域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 | 陶然 | 北京理工大学 | 
| 23 | 钙钛矿化合物负热膨胀性与调控 | 邢献然 | 北京科技大学 | 
| 24 | 盆山耦合机制与动力学 | 刘少峰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 25 | 微纳尺度相界面作用机理及调控方法 | 徐进良 | 华北电力大学 | 
| 26 | 生物特征数据计算识别的理论与方法 | 沈红斌 | 上海交通大学 | 
| 27 | 拓扑超导体和大能隙二维拓扑绝缘体的实验研究 | 贾金锋 | 上海交通大学 | 
| 28 | 三维代数簇的精细双有理分类 | 陈猛 | 复旦大学 | 
| 29 |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功能调控与活体示踪研究 | 李富友 | 复旦大学 | 
| 30 |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内源碳调控增效机制及应用基础研究 | 陈银广 | 同济大学 | 
| 31 | 神经网络与特征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黄德双 | 同济大学 | 
| 32 | 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分析研究 | 严秀平 | 南开大学 | 
| 33 | 含多季碳中心的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 | 秦勇 | 四川大学 | 
| 34 |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 王玉忠 | 四川大学 | 
| 35 | 高温高压油气井管柱特征分析模型、理论及算法 | 徐玖平 | 四川大学 | 
| 36 | 面向复杂实际背景的多源信息估计与决策融合理论及算法 | 朱允民 | 四川大学 | 
| 37 | 牙齿耐磨功能形成机制及其仿生研究 | 周仲荣 | 西南交通大学 | 
| 38 | 青藏高原前缘深部构造和陆-陆碰撞深部响应 | 王良书 | 南京大学 | 
| 39 | 遗传变异产生的分子基础 | 田大成 | 南京大学 | 
| 40 | 炎症及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研究 | 徐强 | 南京大学 | 
| 41 | 活性自由基的高效产生及去除水中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 孙成 | 南京大学 | 
| 42 | 大型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研究 | 陈贵海 | 南京大学 | 
| 43 | 智能纳米材料在高效光电生物传感与可控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 朱俊杰 | 南京大学 | 
| 44 | 肠屏障功能损伤、修复及肠源性感染形成的基础研究 | 李秋荣 | 南京大学 | 
| 45 | 自组装光子晶体液相芯片及其生物医学分析应用研究 | 顾忠泽 | 东南大学 | 
| 46 | 纳米氧化铁及其组装体生物医学新效应的发现及诊疗基础 | 顾宁 | 东南大学 | 
| 47 |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电力电子变换若干关键基础理论 | 阮新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48 | 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 | 徐胜元 | 南京理工大学 | 
| 49 | 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及恶性转化的肝脏微环境网络研究 | 马春红 | 山东大学 | 
| 50 | 表面活性剂溶液聚集体和界面组装体构筑、结构与可控功能研究 | 郝京诚 | 山东大学 | 
| 51 | 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多维调控网络及早期预警研究 | 庄诗美 | 中山大学 | 
| 52 | 食物生物活性成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 凌文华 | 中山大学 | 
| 53 | 金属-有机限域空间的可控构筑和催化基础研究 | 段春迎 | 大连理工大学 | 
| 54 | 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应用 | 柴天佑 | 东北大学 | 
| 55 | CALYPSO晶体结构预测方法与应用 | 马琰铭 | 吉林大学 | 
| 56 | 机械结构多源不确定性度量、传播与优化设计 | 韩旭 | 湖南大学 | 
| 57 | 高分辨率遥感地学信息解译理论与方法 | 张良培 | 武汉大学 | 
| 58 | 锆基和镧基大块无序合金材料的制备和无序合金结构的研究 | 蒋建中 | 浙江大学 | 
| 59 | 无机纳米材料的晶体生长,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 | 钱逸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60 | 河口和陆架边缘海碳的源汇格局与调控机理 | 戴民汉 | 厦门大学 | 
| 61 | 批次过程高性能监测与控制体系及方法研究 | 高福荣 | 香港科技大学 | 
| 62 | 基于我国居民2型糖尿病代谢变化规律的营养干预研究 | 孙长顥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 63 |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亚纳米通道构筑及其小分子的高性能分离 | 金万勤 | 南京工业大学 | 
| 64 | 末次盛冰期以来地理环境过程建模与模拟预估 | 闾国年 | 南京师范大学 |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
| 65 | 玉米单倍体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 | 陈绍江 | 中国农业大学 | 
| 66 | 循环miRNA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及诊断试剂盒研发 | 张辰宇 | 南京大学 |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 67 |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建民 | 清华大学 | 
| 68 | 基于嵌入式终端的移动服务处理技术 | 覃征 | 清华大学 | 
| 69 | 干涉测量新原理和技术:内雕双频激光器和激光回馈干涉仪 | 张书练 | 清华大学 | 
| 70 | 多段流化床技术及生产高纯度苯胺和高纯度碳纳米管应用 | 魏飞 | 清华大学 | 
| 71 | 分布式协同的区域指挥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白永强 | 北京理工大学 | 
| 72 | 耐酸碱、高速、分瓣式磁性液体旋转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 | 李德才 | 北京交通大学 | 
| 73 | 超短超强激光的超高脉冲信噪比关键技术及应用 | 钱列加 | 上海交通大学 | 
| 74 | 复杂煤层水力网络化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及装备 | 卢义玉 | 重庆大学 | 
| 75 | 新型高效有机微肥的开发应用 | 艾应伟 | 四川大学 | 
| 76 | 聚氯乙烯自增塑和高性能化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郭少云 | 四川大学 | 
| 77 | 以生物大分子为载体的纳米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 胡一桥 | 南京大学 | 
| 78 | 多肽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及多肽创新药物的研发 | 华子春 | 南京大学 | 
| 79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效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黄晓明 | 东南大学 | 
| 80 | 航天器着陆缓冲与对接捕获装置关键技术 | 聂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81 | 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沛芳 | 河海大学 | 
| 82 | 药源粘细菌资源研发的技术及其在埃博霉素产业化中的应用 | 李越中 | 山东大学 | 
| 83 | 长寿命高可靠半导体照明驱动电源及集中式直流供电系统 | 张波 | 华南理工大学 | 
| 84 | 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 | 康仁科 | 大连理工大学 | 
| 85 | 化学-酶级联法烟酰胺生产成套技术及其产业化 | 杨立荣 | 浙江大学 | 
| 86 | 具有抗热损伤自生长膜的铁基合金制备技术及应用 | 高义民 | 西安交通大学 | 
| 87 | 基因VII型新城疫新型疫苗的创制与应用 | 刘秀梵 | 扬州大学 | 
| 88 | 精密反射式光栅压印制造技术及应用 | 刘红忠 | 西安交通大学 | 
| 89 | 污泥生物沥浸-超高温堆肥技术及工程应用 | 周立祥 | 南京农业大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
| 90 |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 谭家华 | 上海交通大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
| 91 | 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系列技术及产业化 | 张建胜 | 清华大学 | 
| 92 | 城市智能诊断与规划模拟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 吴志强 | 同济大学 | 
| 93 |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陈克复 | 华南理工大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 94 | 中国儿童残疾监测及防控策略的应用推广 | 郑晓瑛 | 北京大学 | 
| 95 |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的创新性技术及其应用 | 姜保国 | 北京大学 | 
| 96 | IgA肾病序贯治疗策略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 张宏 | 北京大学 | 
| 97 | 低合金耐蚀钢冶金调控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 李晓刚 | 北京科技大学 | 
| 98 | 煤矸石山自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 胡振琪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99 | 新型多温区SCR脱硝催化剂与低能耗脱硝技术及应用 | 杨勇平 | 华北电力大学 | 
| 100 | 智能电网运营全过程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牛东晓 | 华北电力大学 | 
| 101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 朱兰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102 | 基于外周血分子分型的肺癌个性化诊疗体系的建立及临床推广应用 | 王洁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103 | 磁性纳米微球可控制备及其在病原体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 古宏晨 | 上海交通大学 | 
| 104 | 软组织缺损修复新技术的研创与应用 | 李青峰 | 上海交通大学 | 
| 105 | 消化道肿瘤介入诊治系列器械的研制、产业化及推广应用 | 茅爱武 | 上海交通大学 | 
| 106 | 新型催化法烟气深度脱硫与资源化 | 尹华强 | 四川大学 | 
| 107 | 功率高压MOS芯片关键技术与应用 | 张波 | 电子科技大学 | 
| 108 | 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 毕军 | 南京大学 | 
| 109 | 高性能MEMS器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庆安 | 东南大学 | 
| 110 | 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 周光宏 | 南京农业大学 | 
| 111 | 有机废弃物基质化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郭世荣 | 南京农业大学 | 
| 112 | 河谷场地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工程抗震关键技术 | 高玉峰 | 河海大学 | 
| 113 | 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 张建 | 山东大学 | 
| 114 | 海带良种种质创制及其应用 | 刘涛 | 中国海洋大学 | 
| 115 | 造纸工业废水污染超低排放创新技术及智能化 | 万金泉 | 华南理工大学 | 
| 116 | 恶劣海况下超柔透空新型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 董国海 | 大连理工大学 | 
| 117 | 慢性肝脏疾病免疫调控机制及新靶标药物的转化 | 牛俊奇 | 吉林大学 | 
| 118 | 中厚板及难焊材料激光焊接与复杂曲面曲线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 | 陈根余 | 湖南大学 | 
| 119 | 红土镍矿冶炼镍铁及冶炼渣增值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 姜涛 | 中南大学 | 
| 120 | 重金属污染土壤靶向修复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侯浩波 | 武汉大学 | 
| 121 | 三氧化二砷毒性反应发生新机制及防治新策略 | 杨宝峰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 122 | 水禽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 | 潘道东 | 宁波大学 | 
| 123 | 新型稀缺酶资源研发体系创建及其在医药领域应用 | 谢恬 | 杭州师范大学 | 
| 124 | 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产业化示范 | 蔡宝昌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 125 | 高安全低能耗微波制热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曾葆青 | 电子科技大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 |||
| 126 | 清华大学大气复合污染治理创新团队 | 郝吉明 | 清华大学 | 
| 127 | 高效低污染柴油机技术创新团队 | 苏万华 | 天津大学 | 
| 128 | 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 | 郭东明 | 大连理工大学 | 
| 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奖 | |||
| 129 | 男性性与生殖健康科普书籍 | 姜辉 | 北京大学 | 
- 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 2020-08-28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出炉! 2020-05-14
- 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今日正式发布! 2020-05-07
- 教育部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 包含高分子相关项目 2020-01-15
-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 | 王玉忠、张立群、彭慧胜、冯西桥等获奖 2020-01-10
-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国家自然科学奖取消SCI他引次数 2019-12-04
-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期刊创新奖开放提名 2021-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