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以两期节目的篇幅报道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国强教授团队的科研工作。
01《飞向太空的实验》
2017年4月20日中国科学家开始利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微重力环境,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如何缓解因微重力环境导致的骨流失现象也是研究重点之一,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找一种可直接食用或口服的天然物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国强教授团队所研究的“天然化合物3羟基丁酸抗骨质疏松”项目顺利入选。
通过多年地面模拟微重力实验,陈教授团队成功证实了一种合成生物学产品——3羟基丁酸具有促进小鼠成骨细胞生长和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达到抗哺乳动物骨流失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陈教授团队借助运载火箭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3羟基丁酸送上太空验证猜想;这也是合成生物学的一次大胆尝试。
本次《走近科学》节目同时采访了陈国强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魏岱旭和王宣,他们用言简意赅的语句描述了科研人员如何和在微生物中“搭积木”,如何将合成生物学产品进行太空实验。
(http://tv.cctv.com/2018/12/25/VIDE9MzHttPCKMMJHW4b9Uyf181225.shtml)
02《微生物造“塑料”》
由石油生产的塑料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PE地膜和大棚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但是,这些不能够降解的塑料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海洋中的动物都会误食这些塑料。
如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国强教授团队利用微生物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出一种天然聚合物(学名为聚羟基脂肪酸酯),可以在田里作为可降解地膜,实现保湿和生物降解的双重作用。陈教授团队最新发现:聚羟基脂肪酸酯本身无毒无害,也可以作为一种鱼类饲料,以促进养殖的大黄鱼(一种可食用海洋鱼)体重增加。由于聚羟基脂肪酸酯自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即使没有被大黄鱼或其他鱼类吞食也会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慢慢分解,避免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http://tv.cctv.com/2018/12/26/VIDEa1yt5lmqIOlzr09h9PnJ181226.shtml)
背景介绍:
陈国强教授长期从事合成生物学、天然生物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及其小分子单体3羟基丁酸的研究,为973“合成生物学”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曾获得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杰出贡献奖、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奖、国家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谈家祯生命科学创新奖、茅以升科技奖、候德傍化工创新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高论文他引的“梅贻琦奖”。
陈国强教授团队在读或已毕业的多位博士生参与了上述两项科学实验。
《飞向太空的实验》:魏岱旭、刀金威、张书杰、曹骞、章隽宇
《微生物造“塑料”》:马一鸣、车雪梅、王宣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俞文正课题组CEJ:不同地表水中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量腐殖质对纳滤膜污染的影响 2022-08-31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生物高分子材料院士团队招聘博士后及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启事 2021-11-26
- 塔夫茨大学David L Kaplan教授、李春梅博士和吴俊奇研究员等《AM》综述: 纤维类生物高分子加工-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1-10-21
- 天科大马晓军/李冬娜等 Biotechnol. Adv. 综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进展及展望 2025-01-02
- 朱剑波教授团队 Nature Catalysis:基于螺环Salen-钇催化剂化学合成立构规整性聚羟基脂肪酸酯 2023-08-15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孙玉春教授、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团队《Chem. Eng. J》:多孔抗菌PHA支架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 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