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旦大学刘智攀、李富友教授获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8-10-1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
    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日前结束,复旦大学的刘智攀教授和李富友教授获得该项基金资助。
 
    刘智攀教授出生于1976年5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物理化学、理论化学、理论催化,研究领域有基础表面科学、金属表面催化、纳米氧化物和金属的催化机理、生物酶催化、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等。刘智攀是2005年从英国剑桥大学归国来到复旦大学的。他以理论化学、理论催化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曾于2003年获得皇家爱尔兰科学院 (Royal Irish Institute)年度青年化学家奖,2004年获得国际化学与应用化学学会(IUPAC)青年化学家奖(全球4人之一)。2001-2007年发表国际论文40篇,其中包括物理和化学领域顶尖期刊20篇(J.Am.Chem.Soc 14 篇,Phy. Rev. Lett. 5篇,Angew.Chem.Int.Ed. 1篇)和邀请专业综述2篇。论文总他引数6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90多次。目前,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近来,他连续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李富友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生于浙江。2003年,他从北京大学调入复旦大学,2006年晋升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曾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3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5年霍英东教育基金(研究类)、2006年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启明星、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008年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李富友教授的研究领域为生物无机化学;主要从事多功能分子探针和活体显像的研究,结合纳米技术,发展新的分子影像探针(如荧光探针、MRI成像剂和PET探针),开发新的分子影像工具,探索疾病早期诊断的新方法。他著有《光电功能超薄膜》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在J. Am. Chem. Soc., Chem. Eur. J., Chem. Commu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000余次(其中2008年他引300余次)。已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7项。2002年至今,李富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重点、面上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的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旨在促进优秀青年科学人才的成长,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申请者需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的突出创新性成绩,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承认的突出的创造性科技成果。据悉,全国一共有170位青年才俊获得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龙翔)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