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两则小故事看中美学术界不同的招聘标准
2015-04-16  来源:作者:方唯硕
关键词:学术 科研 招聘

  在今日中国的学术界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无疑是论文。强调一句,这里说的论文不是为了单纯为了毕业或升职而发的“水文”,而是真正有价值或者说有一定学术贡献的论文。把论文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当然是走极端,需要注意避免;但另一个极端则是拿论文不当回事(至少在口头上如此),当然这样做也免不了被批写不出论文。

  评价时要掌握适当的尺度颇为不易。例如我近期在招聘助手的过程中,虽然自己对论文挂帅的做法已经保持警惕,可在初筛时还是会把论文发表情况放到几乎是最重要的位置上。同样地,我培养志在学术界生存发展的学生时,无论是从现实考量,还是从学术新人培养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学会写论文尤其是高质量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也许他们可以等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考虑不把论文当成最重要的事吧!不过,何时到达这个阶段,是因人因领域而异的。

  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从一开始读研,就只会去埋头做实验而不考虑如何写好论文,最后可能连跨入学术界的门票都拿不到,更别说发展了。到头来,理想变成了空想,希望变成了失望,也是很悲哀的事。

  当今中国的各种人才计划评选,几乎无一例外是论文挂帅。如果某个人才论文不突出(就是论文的IF不够高、不够多),往往会被质疑人才计划评审的公正性。虽然这种质疑从理论上说对学术评价不利,但悲哀的是隐藏在背后的现实常常就是如此。

  把论文当最重要的评价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究竟是初级阶段的表现,还是独辟蹊径的标准?我耳闻目睹的几件小事,说明在科技发达国家如美国的高校招聘时,看重的不单是论文。科学网上也有些老师介绍过那里的职称晋升标准,也没有唯论文马首是瞻。这当然不是说论文不重要,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的学科而言。

  美国高校招聘时最看重什么?我曾向数个对北美学术界有所了解的人询问过,虽然答案略有差异,但大体一致的是“求职者与招聘岗位的契合度”。以下在美国高校招聘时发生的小故事,也许能够作为这个说法的注脚。

  其一,美国某一流高校博士,学术记录也很出色,申请纽约大学(NYU)的教职被拒,却被耶鲁聘为助理教授。两个学校招聘的都是化学系,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如果把“朝中有人”这类中国特色的推测放到一边,最有可能的理由就是那个人对NYU的岗位契合度较低。

  其二,美国某高校招聘从事药物化学研究的助教授或副教授。两名竞争者中一为中国著名高校本科毕业,美国中部某知名高校化学系的博士A,现任一家小型科技公司CEO,擅长药化与药代;另一名为美国排名前几的顶尖高校生物系的博士B,然后在世界排名前百位的某高校生物系任助教授,擅长蛋白质结构分析,还介入免疫和合成生物学等热点研究领域。说到论文,A在JMC等药化领域公认的好杂志上发过论文,而B则在Nature, JACS上发过论文。如果中国高校招聘,考虑到杂志IF和从事的热点领域,B一定会是首选(如果我去招聘大概也会这么选),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A入选。需要说明,并不是B拒绝了这所高校。

  其实“适者生存”虽是来自达尔文对自然界的概括,但又何尝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一个人要进入中国高校研究所并有所发展,没有高IF文章的话,无论在哪个学科都几乎注定无望。而一个人要在美国高校就职,论文的重要性似乎已经退居二线了(至少在上面第二个例子中是如此)。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就是那所美国高校认为,A的JMC论文比起B的Nature和JACS论文来,对于胜任这个职位更重要。

  上面这些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应该是在不同国家里,政策的导向不同。如果从政府层面讲,美国政府对高校的影响力,比起中国政府的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至于分析两国高校招聘是不同做法背后的原因,就不是本文要说的了,也许以后有机会再探讨吧。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