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监督石化厂的运行
记者:一般而言,确定一个PX这样的化工项目,其选址程序和标准分别是什么?基本考虑因素是什么?
曹湘洪:关于选址和标准有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要经过论证,做安全评价与环境评价,还要确定安全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对周边居民进行适当搬迁。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国家才能批准,进而建设。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不过,一般的PX装置都是和炼油装置一体化布置。在什么地方建炼油厂,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比如在沿海建还是在内陆建,原油要方便进厂,产品要容易出厂,考虑当地是否有市场需求,等等,要做总体的规划和方案。
至于PX安全距离,应该是和炼油装置一样,不过各个国家的规范标准不尽相同。国内也有安全距离标准,只是往往被人为地缩小了。过去建设的一些炼化企业离城市很远,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区把工厂包围了,还有些老百姓紧挨着工厂修建住房,在旁边开饭店、做生意,安全距离被这些人为因素缩小了。
安全、环保的要求,周边市场情况,以及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是否方便,都是选址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记者: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都是什么?
曹湘洪:起决定性影响的,有企业的因素,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当地居民的因素。
企业要建炼油厂,同时配有PX装置,地方政府如果不批复用地,就无法建设。所以,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决定权。另外也要征得当地老百姓的同意,否则也无法顺利建厂。
我听说,有些地方把有反对意见的老百姓组织起来,到正在生产运行的PX工厂去参观。在看到PX生产管理得井井有条,厂房没有异味,安全设施非常完备,排出来的废气、废渣、废水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参观的群众就都逐渐接受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我觉得,石油化工企业首先要把自身的安全环保工作做好;其次,要增加工厂的开放程度,使周边的居民更多地了解工厂,认识到工厂安全、环保的真实情况。
再次,要让居民监督工厂的运行,尤其是在安全、环保上,企业要自动接受老百姓的监督,现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
可以在工厂周边设置一些气体分析仪器,每天24小时自动分析周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这些数据可以在网上查询,一旦出现问题,工厂要及时去处理。我在国外访问时,看到有些企业已经做到了,中国的企业也应该可以做到,在周边居民的监督下进行生产。
现在中国石化已经开始做了,公开信息以后,减少了当地老百姓对企业的误解。
记者:是否可能在外国投资建设PX等化工项目?要注意什么?
曹湘洪:存在这种可能性。我看到一家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东南亚的文莱建设炼油厂和PX装置,把生产出来的PX运送回国。文莱地方政府此前对化工企业的了解不足,他们还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到中国石化相关企业进行考察,了解炼油过程,了解PX安全生产状况。
其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都在国外建设了炼油厂,只不过还没有专门生产PX。
大家把PX看得太可怕了。PX和炼油是一回事,其实,生产PX比炼油还要温和,还要安全。
在国外投资化工项目,建设化工厂时,要遵守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当然,也要注意所在国家的社会是否安定,政局是否稳定,有没有政治风险。一些国家虽然有原料,也有当地政府支持,周边居民的态度也很友好,但是政局不太稳定,可能具有较大的政治风险。有时,当地税收政策朝令夕改,也有经济风险。所以要关注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与经济风险。
操作、管理问题导致事故
记者:公众对PX装置的担心,恐怕和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一些事故有很大关系,你如何看待石化行业的安全问题?
曹湘洪:石油化工行业过去发生过一些重大的事故,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对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我认为,这些事故的原因绝大多数是人为的,或者是管理因素,或是操作因素。
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已掌握了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技术,只要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去做,石油化工生产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环保。
2010年的大连原油泄漏事件,在全国造成极大影响。当时工作人员把双氧水加到原油里进行脱硫,从技术上讲,双氧水与原油混合能够脱掉硫化物,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是可以的。双氧水本身是强氧化剂,温度、压力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在那次事故中,原油停止输送后,继续往里面打双氧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就爆炸了,结果造成大量原油泄漏。
将双氧水加到原油里脱硫,这个技术是谁鉴定的?把这个技术用到这个装置里面去,是谁决策的?要不要经过安全论证?
我是搞石油化工的,知道双氧水是强氧化剂,加到里面超过一定温度,就容易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生热,造成压力的迅速增加,会把管线撑裂。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所以我们对一些问题并不是不了解,而是没有经过论证、分析,没有经过安全论证就批准了技术的应用。这就是管理问题。
我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故,都是操作、管理方面的问题。
作为石油化工生产来讲,确实存在易燃易爆,有些物料确实是有毒有害,但是,物料有毒有害不等于对周边环境有损害,具体操作都是在密闭容器里进行的。所以,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这都是管理问题。
应该说石油化工技术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从工艺技术的选择,到设备材料的选择,以及设备制造、施工管理、生产运行,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只要按着规章制度去做,就能保证安全。违反规章制度,就会给你惨痛的教训。
用科普解决“化工恐惧症”
记者: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对化工生产存在极大需求,另一方面“化工恐惧症”日益严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曹湘洪: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看,化工的产能还要继续增加。国内毕竟仍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
在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化工产业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主动规划,把化工产业都集中到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环保、安全问题得到了集中控制。在分布密度上,东部较多,西部也不少。从整体发展态势看,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化工园区的发展也存在着过度、过散、过乱的情况,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地方只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没有考虑周边的环境容量,致使存在产生污染环境的风险。
化工项目事故发生的次数和化工企业数量相比,比例是降低的。但是企业的总数在增加,事故的数量还是不少。这几年强调安全生产以后,事故的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措施的安全可靠性和过去相比得到明显增强。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为了确保安全,形成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只要违反规章制度,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是制度管理上的问题。
造成“化工恐惧症”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的责任,也有政府的责任。
企业没有把自身的安全环保工作做好,造成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由于管理出现问题,废水、废气、废渣乱排乱放的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癌症村”,致使老百姓在心理上受到很大影响,大家就认为以PX为代表的化工项目非常可怕。这是企业自身的原因。
另外,当地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在允许化工企业在当地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项目建成后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去管控,或者出现安全、环保、监管不足的情况,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事故。尤其是环境污染,造成周边居民健康状况堪忧。
如今,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用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知识来引导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炼油过程,了解化工过程,了解PX安全生产。
记者:从国际范围看,发达国家目前也有“化工恐惧症”,应该如何更好地向公众普及炼油化工这样的专业知识?
曹湘洪:科普的工作需要加强,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如果还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科学普及,很难做好,现在很多人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信息。但是,媒体报道信息往往具有选择性。电视台也存在着科普节目收视率较低的现状,广播电台也不愿在科普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
现在,一些真正了解真相的科学家、技术专家都不太敢说话了。当然,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还是应该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通过各种渠道如实地告诉大家。
向公众普及石油化工方面知识的最好主力还是社会团体,比如以各种学会为代表的第三方。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节选自《瞭望东方周刊》。
- 陆军军医大学周跃、张建祥课题组《ACS Nano》:一种多功能超分子水凝胶用于防治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粘连 2020-06-20
- 北大学子走进洛阳石化 调研PX产业真实情况 2014-07-18
- 德化工专家谈德国为何不存在PX忧虑 2014-04-24
- 新器件让电子皮肤化身“数字显示屏” 2016-04-19
- 迄今最轻薄太阳能电池问世 2016-03-01
- 清华多名学生捍卫PX即对二甲苯“低毒”网络词条描述 20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