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集贸市场春节塑料袋用量激增 限塑十年为何依然我行我“塑”
2018-03-01 来源:东方今报 点击
关键词:塑料袋

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如今10年过去了,“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农贸市场,年前超薄塑料袋使用量激增

2月10日上午,郑州陈寨蔬菜批发市场,沉浸在过年的繁忙之中。

“老板,再给我套个塑料袋,我怕走到半路撑烂了。”一位买了3斤胡萝卜的老太太提出要求。女摊贩麻利地又扯了一个塑料袋,递给老太太。

老太太手里提了五六塑料袋蔬菜,除了菠菜、生菜等较轻的菜之外,像西葫芦、葱蒜、萝卜等较重的菜,她都多套了一个。“这种塑料袋太薄了,不结实,以前走到半路掉过菜,现在买菜稍微重点的都要多套一个,又不值啥钱,摊主都不会拒绝。”老太太说。

50多岁的陈大哥,是蹬着三轮车和老伴一起来市场采购年货的。在他的三轮车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除了各种蔬菜大多只用一个塑料袋外,牛肉、猪肉、鱼、鸡等都套了双层塑料袋。“你这一车,用了不少的塑料袋吧?”记者问他。陈大哥扒拉扒拉车上的物品说:“是不少,有三四十个吧。买每样东西都离不了,就是称一把花椒,都要一个塑料袋。”

陈大哥知道“限塑令”,刚开始的时候还不适应,也曾经提过布质购物袋来市场买东西,但一阵风过后,各个摊主依旧提供塑料袋,他也就没再自带购物袋了。“自己带的购物袋,装个蔬菜啥的还可以,但装鱼装肉都不行,还是离不了塑料袋。”陈大哥说。

记者走访陈寨蔬菜批发市场和高皇寨农贸市场等几处市场,看到几乎所有摊贩及门店前都挂着各种各样的超薄塑料袋。在高皇寨农贸市场,记者问一女摊贩:不是10年前就开始限塑令了,怎么现在还用这种超薄的塑料袋呢?女摊贩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啊,你看来买菜的都是空着手来的,你让他们用啥装菜?我准备环保塑料袋,一个成本两三毛,收费的话谁还来买菜?不收费的话成本咋办?”

据多位摊贩讲,年前这几天,塑料袋使用量激增,是平时的一二十倍,他们都提前订好了用量。

全用环保塑料袋不太现实

在宏明路便民菜市场一家菜摊前,摊主对记者说,限塑令刚开始实行时,市场曾经严查过一阵,当时宣传得也多,稍微好一点,但现在似乎又被人遗忘了。

这位摊主说,其实作为菜贩,他们是真心希望这个政策能贯彻下去。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常卖菜,20号和26号塑料袋用得最多,20号塑料袋批发价不到2分钱,26号塑料袋批发价将近3分钱,再大点的费用更高,一个月生意好的时候得用几千个。“每个菜摊一个月塑料袋的成本就要一二百元。如果限塑令真能深入人心,大家都用环保袋来买菜的话,我们每个月能省一二百元,何乐而不为?”

但这位菜贩也直言,全用环保袋根本就不现实,你买一斤豆腐,总不能用大号环保袋装吧,你再买一斤豆芽或海带,湿淋淋的,总不能也装到环保袋里吧,还得用小塑料袋装好,然后一起放到大环保袋里,这样才符合现实。

在高皇寨农贸市场牛羊肉区,一位店主也持同样的观点,“限塑令虽然好,但也要考虑现实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执行”。

记者走访发现,在不少农贸市场及其周边的小商店内,都提供塑料袋批发,不同颜色和规格的塑料袋应有尽有,而印有“可降解塑料制品专用标志”和“食品袋”等字样的透明塑料袋则不多。“主要是价格贵,可降解的比不可降解的价格高出了好几倍。小袋2毛左右,大袋5毛左右,这个价格相对于限塑令刚开始时,虽然下降了将近一半,但对于小商户来说,仍然不便宜。”一家塑料袋批发店的老板说,好卖的都是超薄的塑料袋,大袋子80个一捆,只要3块钱,一个只要3分多;小袋子一块钱36个,一个才2分多,多买还能优惠。

在金水区杨君刘村菜市场卖水果的一家摊主说,他原来购买的大号塑料袋大约3毛钱一个,一般一个顾客买一个袋子就可以搞定;后来他曾换过可降解塑料袋,“以前我一个月大约需要1000元,但使用可降解的至少要翻一倍”。虽然成本提高了一倍,但他依旧不敢收费。

按照限塑令规定,市场生产、销售、使用的塑料袋厚度不能低于0.025毫米,但农贸市场及小型商店等使用的塑料袋,基本上都低于0.025毫米,显然都是违规的不合格产品。

新兴行业产生大量塑料垃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快递业务和外卖业务也催生了塑料用品的“回潮”。

市民张女士是淘宝的“超级会员”,每个星期,她都会有不少的物品到货,从服装到日用品等无所不有。张女士说,每次收到货物后,打开包装,总会剩下不少的塑料垃圾。比如,在同一店铺买多件衣服,不仅外面的黑色快递袋沾满灰尘,还缠着好几圈的胶带,里面的每件衣服又单独包装。“有的快递包裹里还会塞满塑料气囊,经常物品没多少,但塑料垃圾一大堆”。

金水区柳林镇的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为防止物品在运送中损坏,快递公司常使用免费气泡纸、塑料气囊、泡沫海绵等填充物,最后再放入快递专用的塑料包装袋中。

根据国家邮政局去年1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河南去年前11个月的快递业务量为96155.2万件,同比增长28.6%;就郑州而言,在全国快递业务量前50位城市中,郑州排名第18位,其快递业务量为44178.1万件。其中产生的相关塑料垃圾,可想而知。

在外卖领域,塑料袋包装已成常态。每逢用餐时间,在写字楼和居民区随处可见外卖员的身影。一位外卖员表示,现在网上订餐的人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每天要送几十单外卖,最忙的时候能送近百单。“除了个别餐厅为了保鲜会用保温袋以外,几乎每个订单都用塑料袋包装”。

商场、超市售卖塑料袋成了利润增长点

与农贸市场与小商店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相比,大型商场、大型超市或连锁超市则实行收费政策,每个塑料袋收费2~5毛不等。

“要不要塑料袋,大的4毛、小的3毛。”在琥珀名城小区东门丹尼斯百货连锁店,记者购买了一些日常用品,收银员结账时询问。在该超市,市民购买蔬菜、水果及肉食等食品时,营业员都会免费提供大小两种较为小型的塑料袋。但这两种塑料袋由于太小不方便携带,购买东西较多的顾客结账时还是会再买上一个塑料袋。但也有部分市民尤其是老年市民,在购买时带着布质购物袋。“天天来买东西,买的又不多,不自己带个袋子天天花钱再买一个不划算。”一位大爷说。

在21世纪社区一家大型超市的三个收银台,都挂着大小两种收费塑料袋,大的5毛、小的3毛。记者在一个收银台观察了20分钟,结账的16名顾客,有12名顾客购买了塑料袋。“每天的用量很大,有时候到晚上9点快下班的时候,塑料袋都不够用。”一名收银员说。

记者又走访了家乐福、大商、思达等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情况大致相同。记者也发现,有些超市也推出了式样别致的无纺布袋供消费者选择,但其价格相对比较高,通常在10元左右,相较于塑料购物袋,消费者选择的很少。

由于商场与超市的塑料购物袋需求量较大,“限塑令”对它们而言,实际上变成了“卖塑令”,成了它们利润的增长点。据《联商网》就2015年和2016年塑料袋使用情况对30家连锁超市的调查,仅2016年超市购物袋销售与总营业额销售占比是1.43%,与2015年的1.26%相比有了大幅的上升。

而另据之前的媒体报道,不少超市,仅每年销售的塑料购物袋就收入上千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限塑令”实际上变成了卖塑令。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sh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