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食品安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年底发布了53项系列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9685-2016)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两标准实施日期为2017年10月19日外,其余标准均已于2017年4月19日起施行。
新标准体系涵盖原辅材料、生产管理和产品检测等各个环节,将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家电产品涉及的材料众多,生产工艺过程对材料的安全影响甚大。新国标下,食品接触家电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
家电产品涉及的材料众多,生产工艺过程对材料的安全影响甚大
即将于9月21日开幕的“第三届CPRJ家电/3C电子塑料技术论坛暨展示会”上,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钟怀宁先生将就此话题进行分享与探讨。近日,《CPRJ中国塑料橡胶》特约对钟怀宁先生进行专访,作为会前“热身”,畅谈新国标下食品接触家电的挑战与应对。
新国标的重大变化与特点
此次针对食品接触产品的强制标准升级涵盖类别多,内容变化较大。钟怀宁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一是成体系,标准由框架性标准、产品标准、生产卫生规范和检测标准组成,标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协调;二是涵盖面广,标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强化食品接触材料的合规和安全管理,涵盖了塑料、塑料树脂、陶瓷、玻璃、金属、纸制品、涂层、橡胶、奶嘴等众多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的材料和品,有效解决了部分材料和制品标准缺失的问题,一些标准还属于国际首次制定;三是标准内容科学合理,新国标基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规范性要求和限制指标,检测标准和迁移测试条件也尽可能客观反映材料或制品的预期使用情形,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四是限制性要求更加严格,在保留部分传统理化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如特定迁移量、特定迁移总量、残留量等理化和微生物限制性指标,限值要求也进一步加严,除此之外,还增加了符合性声明、标识标签的要求,从而给予消费者更高水平的保护。
家电企业面临安全标准考验
随着国内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小家电需求看涨。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小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2%。伴随小家电市场的增长,厨房电器中所使用的塑料等零部件安全问题越发引人关注。
钟怀宁介绍到,新国标涵盖预期用于接触或加工食品的家电产品,如电饭煲、微波炉、咖啡机、电加热水壶、豆浆机、烤箱和食品加工设备等,相关家电企业需确保所用的化学品和原材料,如单体、起始物、添加剂、油墨、粘合剂、塑料树脂、硅橡胶和无机材料等需满足新国标的要求。
对于家电企业应如何应对新国标的挑战,钟怀宁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确保上游供应商使用相关标准或卫计委公告批准的化学物质和原材料来生产材料和制品;二是要确保上游向下游传递符合性声明和支撑性证明文件;三是要确保制成品符合产品标准和框架性标准的规范性要求;四是生产要符合GB 31603良好生产卫生规范的要求。”
材料企业如何做好应对?
家电产品提升质量水平的同时,对于上游的材料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企业同样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钟怀宁表示:“一是要加强学习,了解并掌握新国标对原材料的要求,使用批准的物质和材料;二是要加强生产质量管理和溯源性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新国标对良好生产规范和信息追溯性的要求;三是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交流,获取上游提供的规范符合性声明和支撑性证明文件,并向下游传递规范的符合性声明和支撑性文件;四是与下游用户以及技术机构合作,做好材料合规管理工作。”
产品检测需规范
在产品检测环节,不同人或执法机构对产品的使用理解不同,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钟怀宁表示:“一是加强标准培训和宣贯,提升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规范不同机构的检测程序,避免因对标准理解不一,操作差异导致的结果不一致问题;二是制定指南性文件并定期更新,回应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从业人员规范开展检测工作;三是加强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升检测工作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