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斩断白色污染 三大利剑已“出鞘”
2017-07-25 来源:中国环保网 点击次
关键词:白色污染 三大利剑
众所周知,塑料制品的使用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以聚乙烯为主要材料的塑料产品却面临废弃后降解难的问题。
这种废塑料造成的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如何解决该类型污染问题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据统计,聚乙烯的世界年产量超过上亿吨,而完全降解需要数百年。如果加上填埋和处理不当的问题,也很容易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
那么有没有破解“白色污染”的方法呢?
易降解材料替代法
全世界都在进行不懈的研究,如果从根源着手的话,用易降解材料代替聚乙烯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地膜为例,可降解地膜替代PE地膜成为研究热点,国内经过几年的探索已逐渐形成了聚酯材料工程设备的系统集成技术体系。这种工艺的原理是,将具有催化聚乙烯光/热降解的促进降解剂通过特殊方式加入到PE中,由此生产出能降解的PE材料。虽然研究和应用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不过在机理和可控性方面仍需加强。可是从长远来看,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降解地膜将会成为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
不仅是中国在研究可降解塑料,英国PolytheneUK公司也推出了一种生物基聚乙烯产品,声称可在三年内降解。该公司表述说:“Polyair是市面上的可再生的聚乙烯材料,更重要的是该材料不具有成本抑制性,它是我们所知的真正最绿色的材料。”公司介绍称,这种新材料采用甘蔗为原料,由甘蔗基乙醇制成,其光合作用的特性使得该材料具备主动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降解循环利用法
除了从源头着手之外,循环利用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去年6月份,《科学进展》杂志刊发了一则论文,内容就是中美科学家在降解聚乙烯废塑料方面取得的突破。研究结果显示,在解决“白色污染”的同时,这种方法还为降解产物找到了新出路——清洁柴油。在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交叉烷烃复分解催化策略,使用低碳烷烃作为反应试剂,和溶剂与聚乙烯发生重组反应。经过多次重组反应,实验最终将把分子量达到上万、甚至上百万的聚乙烯降解为可作为清洁柴油的烷烃。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技术适用于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塑料制品。
当然,以上几种方式的推广还有待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稳定性或者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值此之际,西班牙坎塔夫里亚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学院的生物学家费德丽卡˙贝尔托基尼偶然间居然发现了另一种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绿色生物降解法
如果说采用新型可降解材料,致力于聚乙烯降解再利用难免让人质疑环保程度,那么这个被无意中发现的生物降解法则将匹配“”的标签。西班牙和英国科研人员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费德丽卡的发现:大蜡螟的幼虫能直接吃掉并消化聚乙烯。实验显示,数百只幼虫在塑料袋中不到40分钟就能在袋子上制造小洞,12个小时能吃掉92毫克的塑料制品,速度远超真菌和细菌的降解速率。更好的消息是,随后的实验也证实,这种幼虫的确是分解了塑料中的化学成分,这可能说明这种幼虫体内的某种酶或其他特定物质是塑料的克星。
当然,新的发现依然需要后续的研究和实践,贝尔托基尼就表示,“将数百万只幼虫放到塑料袋上肯定不可行”。但是,不论是可降解新型材料替代,生产清洁柴油,还是生物降解法,这些都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诚如研究人员所说,塑料累计产生的后果无可避免,迎难而上才能将整个环境拯救出来。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