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日,国家颁布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就是限塑令。然而随着"互联网 "逐步发展,快递以及外卖行业带来难以估计的塑料包装制品消费量,强烈冲击即将实施10年的限塑令,让中国难以彻底限塑。
目前,我国在线外卖餐饮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2016年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2.56亿,按照每人每天订购一份外卖计算,其中至少分别产生2.56亿个塑料餐盒和塑料袋。同时,去年我国快递量达313亿件,可消耗塑料编织袋29.6亿个、塑料袋82.6亿个、胶带169.5亿米,今年快递业务量预计400亿件,消耗的各类塑料制品更多。相对应地,2017年1至5月我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3047万吨,累计增长3.8%,这得益于这两大行业的兴起。
这两个新行业不仅塑料品消耗量巨大,废品回收率也是非常低。专家表示,外卖垃圾除了餐盒、餐杯、塑料袋外,还掺杂着食物残渣,进入环卫系统之后,大部分直接作填埋或者焚烧处理,只有极少量满足回收利用条件。而快递包装由于使用过多胶带,这导致了快递塑料袋难以回收利用,如果这些塑料袋废弃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将是一场严重的生态污染。
网上订餐和快递业依然火爆的趋势下,"限塑令"存在难以监管的缺口,强度骤然下降。为了响应"限塑令",不少快递行业已经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塑料制品的消耗。例如部分物流公司使用不需要胶带的新兴纸箱、缩窄包装胶带宽度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但面对环保材料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价格低廉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仍是主流,快递和外卖行业很难整体实现禁塑,"有心无力"是目前该行业想走环保包装路的真实写照。
由此可见,碍于成本提高,单纯依靠企业完成自身改变,减少塑料废品的产生,对实现"限塑令"的帮助不大。但运用资金杠杆,政府或可借鉴爱尔兰、英国等国对塑料制品使用征收税费的方法,让塑料制品使用大户缴纳更多费用。同时塑料使用税费的征收还要具有双面性,消费者也应当设为纳税人群,双管齐下从源头堵住塑料制品的产量,征得的税费也可为开发新型环保包装制品产业链充当资金来源。合理使用税费杠杆,让个人和企业都为环保买单,"限塑令"才能完成最终禁塑的使命。
2017年只剩一月就要落下帷幕,在人工智能、新零售等如火如荼的新科技、新业态的推进下,产业创新来到关键节点。亿欧智库希望通过几个小问题了解您所认为的产业创新是什么,哪些概念又能代表过去一年的产业创新成果,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回答我们的问卷!问卷链接:产业创新怎么看?创新者年会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