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纤维 >> 市场行情 >> 正文
自发热、能抗菌的“高科技”秋裤,大多是噱头
2016-10-10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
关键词:纤维材料
  天气渐冷,又到要准备秋裤的季节。各种保暖新材料“你方唱罢我登场”,打着“色拉姆”、“黄金绒”、“热碳”等高科技旗号的面料闻所未闻,更有甚者,号称不但可以美体,更能塑身,不但能杀菌,更能自己发热,其功能之强大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对此,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府梅直言,所谓的科技保暖内衣裤多数有炒作概念之嫌,技术路线多种多样,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功能性作用,但远远没有商家宣传得那样神乎其神。“作为贴近肌肤的贴身衣物,秋裤最好的选择还是棉、羊绒等天然纤维,吸汗、透气性都好,舒适度高,更不容易引起皮肤问题。”
选秋裤首看面料
  许多人在选择秋衣秋裤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择,只看价格,只要价格贵,就觉得是好东西。事实上,越是与人体肌肤贴近的衣物越讲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肌肤不受刺激”。
  据王府梅介绍,选择秋裤时首先是看面料,吸湿透气性、不易产生静电以及对肌肤“友好”是选择标准。保暖内衣的主要材料不过有三种,一种是通过棉花和羊绒等加工成的天然纤维;一种是再生纤维(利用木材、竹子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化学纤维),如莱塞、莫黛尔、粘胶纤维等;还有就是由石油、煤炭等矿物性资源加工出来的合成纤维,比如涤纶、腈纶等。其中,纯棉面料的吸湿透气性最好,也不易起静电,与肌肤的亲近性很好。“所以在购买贴身衣物时,特别是内衣、秋裤等贴身衣物,最好选择全棉、高棉等天然纤维为主的面料,这也是宝宝衣物都建议选择全棉的原因。”
  合成纤维面料的秋裤则因为织物面料不吸湿,容易引发皮肤干燥,就变成了“静电专用裤”,穿上以后总是噼里啪啦静电一直放。王府梅表示,秋冬季节皮肤本来就比较干,容易摩擦出现静电,因此皮肤很干甚至瘙痒的人以及敏感皮肤或者是皮肤娇嫩的宝宝尽量避免选择合成纤维的秋裤。同时由于这类面料透湿气性不佳,出汗后太过潮湿,不但会降低舒适度,更会引起红疹、瘙痒等种种皮肤问题。
“高科技”的噱头
  这些冠之以“自发热”的内衣真的名副其实吗?
  现在市场上的所谓“热碳”、“莫代尔”、“色拉姆”等,远远没有商家宣传得那样神乎其神。这些商家标榜为采用了高科技材料的内衣,价格翻了番,但其实保暖效果与普通内衣差距不大。
  比如,按照某些店家的宣传,其销售的内衣虽然比普通内衣更薄,但由于采用了含“色拉姆”纤维的面料,内衣可以自行产生热量,“穿上自发热内衣就好像身上裹着一条电热毯”。然而,有消费者在试穿后却表示,“穿了一天,也没见发热。”于是,消费者怀疑自己被店家忽悠了。
  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种保暖新材料不禁让人挑花了眼,商家今年还打出了有自发热功能的高科技内衣裤,价格自然也远远高于普通内衣。商家宣称,“发热”内衣的原理源自于其采用火山岩矿石成分,经过高温碳化植入纤维便成了“发热纤维”,从而具有蓄热保暖、吸湿发热的功能。
  然而,王府梅坦言,其实很多所谓的高科技都是幌子,不过是提高价格和吸引购买力的噱头而已。现在市面上的所谓“热碳”、“色拉姆”等,其实都只是在原来的主要材质中增加一种添加剂或功能纤维,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功能性作用,但是,目前的功能纤维发热量有限,而且只在特定温度下短时间发热,比如说从温暖的环境里到冷的环境里,即使是发热纤维的保暖内衣也就顶多能维持10-20分钟的发热效果,不会持续下去,并且发热量很有限。“与其相信自发热保暖内衣,还不如多穿一件保暖性强的衣服。”别太相信那些神乎其神的宣传。
  王府梅进一步解释道,目前保暖内衣的功能主要是保护人体自身释放的热量不被或少被寒冷的环境“掠夺”,即便是有发热纤维,向人体供热或“发热”的量也很少,并且只有在高温移入低温环境的短暂时间。随着市场监管技术进步,保暖标明保温指标,大家就能够科学消费了。
秋裤最好温水洗
  当然,不同人群应该根据不同的标准挑选秋裤。王府梅建议,年轻人可以选择薄一点且带有弹性的秋裤,这样既不影响美观也使得整套服装保暖性大幅提高,因为不穿秋裤时外裤与肢体之间的“穿堂风”对保暖很不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面料弹性必须大于皮肤伸长率,否则皮肤感到有束缚感,那就说明紧身过火了,反而容易导致身体疲劳。
  而老人和孩子则应该选择宽松的秋裤和棉裤,棉裤中蓬松的棉絮可固定大量空气,使之不易对流,在体表形成较厚的温暖气层,减少体热散失,人也觉得暖和。
  由于秋裤属贴身衣物,因此人们一定要定期洗晒,久置后也不宜直接穿,否则很容易引起螨虫问题。同时,在清洗时,专家建议选择用40℃~45℃的温水洗,因为作为贴身衣物,比较容易沾染身体油脂和新陈代谢下来的皮肤残渣,用温水洗的话比较容易去掉这些污垢,水太凉不容易去污,水太热容易对衣物造成损害。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x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