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采摘机械化程度已经成为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业内人士指出,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内采棉机制造企业根据国内棉花生产特点,不断创新,改进技术工艺;需要从棉花品种、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同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种值面积占种植业的3%,产值达10%。近10年来,我国棉花种值面积从8889万亩下降到不足7000万亩,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从3864万亩减少至2918万亩,年均减少157万亩。
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艰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种棉花与种粮食相比,在不计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每亩少收入173元。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种植棉花。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在美国,籽棉采摘成本约80元/亩,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美国生产100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作日,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从长远来看,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是中国棉农和棉花产业的根本出路。”渤海商品交易所棉花产品经理赵祎林表示。
据了解,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由机器采摘的,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希腊等中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机械采摘;农业欠发达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等机采棉技术也发展较快。而目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2012年机采率仅为8.26%,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黄淮海棉区机采试点才刚刚开始。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黄淮海地区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该试点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多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要选育适合内地气候和机采特点,铃期短、吐絮早而且集中的早熟品种。三是机采棉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不一样,须规模化成片种植,应迅速适应新模式。四是采棉机价格昂贵。目前国内使用的采棉机多是进口机械,每台200万元以上,在没有面积作保证的情况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敢购置。五是目前的轧花厂没有与其配套的清杂工序,要加工机采棉就要花钱增上清杂设备。
业内人士表示,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内采棉机制造企业根据国内棉花生产特点,不断创新,改进技术工艺;需要从棉花品种、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机械化同步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布局,规模化种植,农业、农机、供销、农技推广等部门相互配合,提供技术支持;需要政府对购置采棉机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轧花厂清杂设备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