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河北旭阳己内酰胺新产能的产品将投放市场,加之山东鲁西、山东方明二期装置计划重启,己内酰胺刚刚脱离7年新低的市场行情恐怕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国内己内酰胺竞争已经十分惨烈,价格战成为常态。目前己内酰胺出口份额几乎为零,随着产销失衡的加剧,行业必须积极探索外销之路,以减轻国内竞争压力。”吉林宝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张旭说。
产销失衡竞争惨烈
国内己内酰胺一直以进口为主,但随着近年来的产能持续扩张,市场逐渐自给,并演变成供需失衡。目前价格战惨烈,华北市场更是在今年11月份创下了7年新低10000元(吨价,下同),随后国内装置在11月末集中检修,行情得以小幅回弹,但目前市场价格也仅高出历史低位500元。
近期又有新装置集中投产,“11月份河北旭阳新投产己内酰胺装置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本月将开始外销,同时山东鲁西、山东方明二期装置均计划12月重启,华北地区供应重新恢复。这将抵消11月末装置集中检修带来的利好,下行风险增加。”张旭说。
“后市来看,山西的40万吨/年和河南的20万吨/年新增产能预计2015年年末到2016年年初释放,加之山东新增的20万吨/年,以及后期检修装置重启,产销不均衡状况加剧。华北地区过剩的货源无法就地消化,只能往江苏、浙江市场倾销。由河北、山东至江苏和浙江的运费因各家己内酰胺工厂的路途远近不同,产生的运费成本有所不同,为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厂家将继续上演激烈的价格战。”张旭说。
需求羸弱开工率低
此前,我国己内酰胺产能集中在苏浙鲁地区,这些地区因靠近下游市场,产业链便于与下游聚合和终端纺丝市场进行衔接。但今年以来,国内新增产能出现往华北及西北方向发展的趋势。据统计,国内在建新产能250万吨/年,其中山西、河南、内蒙古、河北4省占据新增量的46.64%.华北及西北省份主要依托上游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粗苯资源,产业链逐步向下延伸。福建省2016年年底预计新增产能100万吨/年,主要依托的是终端锦纶丝企业逐步向上游化纤原料进行延伸,其中与福建中锦、锦江科技、长乐力恒、长乐恒申合纤这4个下游厂家完全达成配套设施。
但下游新增产能已经基本在上半年释放完毕,后半程下游需求拉动力非常弱。“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己内酰胺下游的聚合产能共计达到320.5万吨,2015年投产的聚合产能时间段集中在一到二季度。”张旭说。
由于终端需求羸弱,己内酰胺下游的开工率已经降至历史低位60%以下,期间虽出现短时的较高开工恢复期,但平均开工率维持在60%~70%,难以对上游己内酰胺产生拉动作用。
出口为零期待突破
2012年之前,我国己内酰胺进口需求一直保持在40万~70万吨/年之间。在2012年后,国内己内酰胺进口需求下降,由2012年最高峰时期的70万吨/年进口需求降到2015年20万吨/年左右。“主要因为在2012年后国内己内酰胺产量剧增,已经完全满足了自身的国内需求,并且出现了过剩。”张旭说。
国内己内酰胺一直以进口为主,出口份额几乎为零。因为我国己内酰胺行业发展时期较晚,相对于国外先进工艺并不具有时间优势,在2012年后我国己内酰胺大量投产后,国外基本已经进入慢速调整模式。同时,我国己内酰胺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大量高度同质化的工艺装置投产后,主要下游应用局限于如渔网丝、短纤、民用丝等。
“未来国内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必须积极探索外销之路,走高端、差别化发展的道路。”张旭说。国内企业应当着眼于工程塑料膜级应用、医药中间体应用、差别化锦纶丝、车用工程塑料应用等缺口较大的领域,和国际市场接轨,积极打开外销之路。或许2016年,将成为我国己内酰胺走出国门的一年。